《红楼旁观的平淡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旁观的平淡生活-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到黛玉将来会成为她的儿媳,王夫人心里就憋屈的难受。再看到黛玉的容光焕发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如今变得心狠手辣的王夫人,害人已成家常便饭。她暗中派人在黛玉的药中下了慢性毒药,想着就算将来黛玉嫁了过来,也是活不长久。只要林家财产到手,就加大药量,让黛玉去陪她那死鬼老娘。
王夫人算盘打得精妙,却不知黛玉压根就不吃贾府所配的药材。倒是让她白忙了一场。
至于那些药材,早就被紫苏发现蹊跷,藏了起来。等来日皇上清算贾家之时,递到公堂之上做为王夫人害人的证据。
此时打着黛玉主意的还有贾母,自和黄龙真人合作后,为了替他采买少女花费巨大。府中的财政已经吃紧,周转不灵。
如今看着宝玉如此喜欢黛玉,她的心中起了心思。想着趁此定下两个玉儿的婚事,待名分一定,就有借口动用林家的钱财。如此一来,宝玉喜欢、自己高兴、贾府得利,一举多得岂不是皆大欢喜?
越想越美的贾母当即派心腹赶往江南,拿着她的亲笔书信,与林如海洽谈联姻之事。在她看来,如今的贾府声势正荣,那林如海若是聪明,自是求之不得的爽快应承才是!
不得不说,这贾府上下皆是自以为是之人,全然不顾别人的想法,只想着强迫人家按照自己的心思过活,真是自大至极。
光阴易过,转瞬到了四月二十六日,这日恰是古俗中的饯花节。是以清早起来后,大观园中的女儿们都纷纷行动起来。用花瓣柳枝、绫锦纱罗,各显神通编织成各种物事悬挂在树头花枝之上。霎时,园内绣带飘摇、花枝招展,再加上那无数的妙龄少女游走其间,可谓热闹非凡!
这种场合自是少不了宝玉这个无事忙的,他和丫头们在园中厮混了一阵,就跑到含芳阁寻黛玉去了。岂料,黛玉早知他会来骚扰,早已和迎春相携着躲了出去。
宝玉再三询问,那雪雁只是摇头推脱不知姑娘去了哪里。宝玉无奈,只得满园子找寻去了。
路上碰到探春、惜春二人,遂停下玩笑了几句。奈何惜春是冷性之人,同他说不到一起去。而探春也因赵姨娘的去世,而一改往日的娇俏爽利,变得郁郁寡欢,沉默不语。
宝玉受不得如此冷遇,呆了片刻,就匆匆忙忙的告辞,找丫头们嬉笑玩闹去了。
再说宝钗因昨日家中有事,回梨香院住了一晚。待陪着母亲用完早饭,进的园子已是天色不早了。
带着莺儿漫步在园中,宝钗的心情甚是愉悦。路上遇到丫头们找莺儿玩耍,宝钗也大方的放她去了。
这宝钗素日里虽端庄自持,毕竟也是妙龄少女,本性也是爱玩的。一路行来,见景色美妙,也不着急去寻姐妹们,自个慢悠悠的边走边逛。
正走之际,忽见一双玉色蝴蝶在前方不远处翩翩飞舞,煞是好看。宝钗童心骤起,不禁拿着扇子扑了起来。
宝钗和蝴蝶,忽上忽下、来来往往的闹了一阵,累得香汗淋漓、娇喘吁吁。看前面就是滴翠亭,宝钗便欲前去歇息一下。
待来至亭外,见那窗户紧闭,似有人在其中说话。宝钗好奇,顿住脚步仔细倾听。
听了片刻,才得知竟是宝玉房中一个叫小红的丫头,与那贾府旁支贾芸有了私情。正托另一个丫头坠儿暗中替她传递信物。
宝钗闻听此事,怕惹了是非,正想法躲避之时。不料那窗竟被推开,自己顿时被暴露在两人面前。
宝钗到底是个聪明之人,随机应变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哪里了?”
那小红和坠儿见亭外有人,登时心慌不已。今见宝钗询问,小红尚未答言,坠儿先回道:“不曾见林姑娘来过。”
宝钗故作不信,疑惑道:“方才我从那边过来,见林姑娘正在亭外玩水,我本想吓她一跳,谁料被她发现,朝东一绕,就不见了。莫不是被你们藏起来了吧?”
说完,还装模作样的到了亭中查看了一番,才抽身离去。嘴里还说道:“可别钻到山洞里被蛇咬上一口,那就闹了笑话了。”
见宝钗走远,坠儿惊慌失措,说道:“咱们的话,定被林姑娘听去了!这可怎生是好?”
小红冷笑一声说道:“平日里,我还以为这宝姑娘是个慈善之人。今日看来,又是一个表里不一的,同她那姨母一般,虚假之极!”
坠儿不明所以,急道:“我说林姑娘呢,你怎么扯到宝姑娘身上了?可急死我了!”
小红含着讥讽的笑容说道:“此前我恰好遇见林姑娘和二姑娘去往园子东北角了,哪会在此地玩水?这不过是宝姑娘金蝉脱壳、栽赃陷害罢了!如若我不知情,还真就信了她,从此记恨上林姑娘不可!真真是好算计!,由此可见宝姑娘是个心机深沉的,咱们日后还是提防着她才是,免得被她卖了还念着她的好!”
坠儿闻言大吃一惊!万万没想到宝钗竟是这样的人。真是应了那句话:知人知面不知心!
感叹过后,坠儿为小红担心不已。小红却满不在乎的说道:“你且放心,那宝姑娘为了她那虚假的脸面,定是不会宣扬出去的。再说,我娘已经托了平儿姐姐,过不上几日,就拨到琏二奶奶那里当差,我自是不怕她告密的!”坠儿听了此话,才放下心来,
再说宝钗,自滴翠亭离开后,回想起方才的情景,心中很不是滋味。她也不知怎地,就下意识的陷害了黛玉,让她替自己背了黑锅。
宝钗不禁苦笑了一声,她觉得自己的行为很不厚道。为了明哲保身,竟然把一个无辜的局外人拖进浑水,何其现实冷酷!这几年来,她真的是变得越来越陌生,越来越不像自己了。
她再也没了游园的兴致,怀着纠结的心情回蘅芜苑去了。
而此次事件中最无辜的黛玉,却是毫不知情。她正和迎春躲在园子的偏僻角落,和张氏的魂魄聊着府中之事。
那张氏自从和迎春相认以后,就没再离开迎春半步。因着迎春房中人多眼杂,不能好好畅谈。所以趁着今日饯花节,众人游玩之际,躲到这无人之处好生相聚一番。因着黛玉是知情之人,又有凝烟拜托要照顾与她。所以张氏也不避讳黛玉,拿她同迎春一般看待。
张氏和迎春各自聊了些这几年的苦乐酸楚,说道伤心之处,自是相对着痛哭了一场。黛玉从旁看着她们母女重逢,心下难过,不禁想起自己的娘亲来。
她多想娘亲与那张氏一般,能陪在自己的身边,把所受到的委屈和满腹的心事向娘亲一一倾诉。可惜老天没有给她这个机会,让她羡慕的同时又伤心不已。
张氏哭过之后,劝说迎春、黛玉要尽早设法离开贾府。黛玉本就有此打算,是以点头赞同。而迎春却有些犹豫之处,毕竟贾府对她有养育之恩,让她全然不顾府中人,而独自偷生,心中一时接受不了。
张氏见女儿心软,欣慰她善良之余,更担心她会误了自己。遂耐心劝导:“迎儿,娘亲知道你心善,可是那也要视情况而定的!老太太对你确有几分情谊,可那也只是是为了让你为她谋取更大利益罢了!在他们的心中只有自己,是再无旁人的。所以不要再对他们抱有任何希望了,他们根本就不值得!”
迎春知道娘亲是为自己着想,答应着会仔细考虑。黛玉也不想迎春出事,就拿着娘亲的例子来警示与她。迎春听了黛玉的话,心中动摇了几分。想想也是,黛玉之母是老太太的亲生女儿,老太太都能狠心下得去手,更何况她这个隔了一辈,且又是庶出的孙女呢?
张氏见女儿似有所思,趁热打铁,为她讲述了一些府中的阴私之事。并义正言辞的讲明,纵然迎春没有参与府中的坏事,但在外人眼中,她却是脱不了干系的。毕竟她的吃穿用度皆是来源于那些不义之财。是以她再清白,也会被人认为是同流合污、助纣为虐的!
最后,张氏又让迎春想想那些被贾府所害的人们,他们的冤屈又要向谁去讨还公道呢?
在两人的通力劝说下,迎春终于下定决心,不再纠结下去,寻找合适的时机逃离贾府,和娘亲去过那平凡简单的生活。
见迎春想通,黛玉和张氏高兴不已。遂转换话题,憧憬起未来的新生活来了,想象着将来不用再带着面具生活,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迎春不禁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三人正说得开心之际,却见那宝玉如影随形般的,从远处走了过来。
张氏见此,赶紧消失无踪。而黛玉、迎春则忍住心中的不耐烦,装模作样的葬花、饯花起来。
宝玉见寻到了林妹妹,心中高兴,围着黛玉乱转,叽叽咕咕的说个没完。黛玉不想和他多做纠缠,遂和迎春达成默契,借口寻找姐妹们一起饯花,带着宝玉离开了这里。待找到探春等人后,趁丫头们吸引了宝玉的心思,黛玉才趁其不备,抽身离开了。






☆、四十九 遭不测如海遇劫难 闻噩耗黛玉苦晕厥

五月的扬州,风光正好,大街小巷中琼花开的烂漫。那香气沁人心脾,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而那林府之中,虽风光迤逦,却无人欣赏。偌大的府中,更是少有人行,缺少了些生气,隐隐透露出几分冷清之感。
老管家林安,从外面办事而回,正行色匆匆的向林如海的书房而去。
待进的书房内,却看见林如海正坐在椅上闭目养神,舒缓着疲惫不堪的精神。看着老爷益发消瘦的身影,林安心中着实难受。他不忍心打扰如海,遂轻手轻脚的转身,欲行退出书房。
岂料,如海早就察觉他的到来,睁开布满血丝的眼睛,又用手按了按额头,才开口说道:“老管家此行辛苦了!不知事情办得如何?可否顺利?”
“回老爷,那些人倒还识趣,知道事不可为,皆纷纷投诚。为表诚心,还交出了不少陈年旧账。如今都放在妥善的地方保存了,只等皇上发难,便可交出当做证据,将那起子贪官污吏一网打尽!”林安略带兴奋的言道。
林如海闻言,憔悴的脸上露出笑容。喃喃自语道:“这便好!等江南之事尘埃落定,咱们便可过些轻松惬意的日子了。”
林安对此也颇为憧憬,言道:“老奴也盼着事情赶紧结束,也好接小姐回家。贾家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