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旁观的平淡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旁观的平淡生活-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边,一群小儿女也在一起交谈起来。黛玉见那宝钗美丽端庄、温柔可亲,不由心生亲近之意。那宝钗见黛玉清灵脱俗、单纯率直,也是颇有怜惜之情。
那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漂亮的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见黛玉生的甚美:两弯似蹙非蹙ズ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宝玉看罢,突然说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她?”
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那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看见贾宝玉不避嫌的坐在自己身边,心头恼怒,便往迎春的方向靠了靠。到让迎春颇有深意的看了一眼。黛玉微皱眉头说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那宝玉没有注意黛玉的反应,犹自问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爹爹为保我平安,故取“瑾萱”二字。”
宝玉笑道:“不好,莫若“颦颦'二字极妙。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妹妹眉尖若蹙,用了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黛玉怒气上涌,气的面色通红。心里暗骂:“无知小儿,竟然质疑我爹爹的一片爱女之心。那表字本是爹爹在凝烟伯母的提议下,为我的平安而起,含义是:美玉无忧,是长辈祝愿我一生顺遂的美好愿望。而今却被你这个纨绔质疑,真是可恼!”
自进屋开始就一直含笑而语的宝钗,眼尖的看出黛玉隐忍的怒火。笑着对宝玉说道:“宝兄弟,林妹妹的字是林姑父精心挑选的,无论好与不好,都是姑父对妹妹的一片心意。你如今要给妹妹改字,岂不是陷妹妹于不孝吗?”
贾宝玉见宝姐姐如此说,只得就此罢休。黛玉见宝玉不再纠缠,暗自缓了一口气。向出言相助的宝钗点头致谢,宝钗也还给黛玉一个微笑。此时两人都对对方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感觉。
那宝玉又问道:“ 妹妹可有玉没有?”众女一听宝玉说出此话,都紧张的把目光投向黛玉。
黛玉实在是对宝玉头疼了,她真的很想哭!知道你的玉有来历,知道你贾宝玉是贵人好了吧?那也不用在自己面前显摆吧,这宝玉不愧是二舅母的儿子,娘俩都是一副德行。
黛玉想起珠儿姐姐给她分析的宝玉心理,哀叹着真让姐姐给猜中了。黛玉无奈的叹口气,打起精神说道:“表哥的玉来历不凡,自是贵重无比,平常的玉断然不能比。我倒也有几块玉,均是爱惜我的长辈所赐。我很是珍惜,自是好好收藏。不过我却将它们放在扬州家中没有带来,等有机会再拿给表哥欣赏。”
宝玉见黛玉这样的说辞,愣了一会,就不再纠缠这个问题了。这让一直提心吊胆关注着这一切的众人,长吁一口气,放下高悬的心来。
要知道当初宝钗初来贾府之时,宝玉也是问了这个问题,当时宝钗回答:“表弟的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结果宝玉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就把玉给摔了。当时把沉稳的宝钗都给吓哭了。
如今他又问黛玉这个问题,大家还真怕那一幕重演。幸好,黛玉的说法很是周全,让大家逃过一劫。
孙嬷嬷见黛玉疲乏,就请问贾母如何安排黛玉的房舍。贾母本想把黛玉和宝玉都放在自己房中,以便实现自己的打算。可如今黛玉所带之人甚多,这房中就住不下了。
那宝玉在旁起哄道:“就让妹妹和我一起住在碧纱橱里就是了,这样我也可以好好照顾妹妹。”
黛玉主仆闻言,差点被气晕。黛玉见外祖母似有妥协之意,急忙给孙嬷嬷暗示。孙嬷嬷在宫中混了多年,可谓见多识广。但也从未见如此单蠢之人,也是被宝玉吓得不轻。
孙嬷嬷看见自己姑娘求助的眼神,急忙阻拦到:“恕老奴妄言,少爷此话甚为不妥。少爷和我们姑娘虽是至亲表兄妹,到底年岁已大,该避避男女之嫌了。不然传将出去,对少爷和姑娘的名声有碍,倒不好了!”
贾母盯了孙嬷嬷一眼,看她不卑不亢,进退有度,倒是个精明的人。接着看向黛玉,也是一副极不赞同的表情。贾母不想刚开始就惹黛玉不高兴,就笑道:“既然这样,玉儿就住你母亲未出阁时的院子吧。
黛玉听说住娘亲以前的房子,脸上露出高兴的表情来。这让一直观察她的贾母心里一动。
贾母在心里想道:如若玉儿能乖巧听话,我一定让她在我的羽翼之下平安的生活。毕竟她是敏儿唯一的血脉了,我这做母亲的也不忍心让敏儿无后。不过玉儿身边的这几个人,看样子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得想法子除掉才行。不过不着急,在贾府的地盘上,不怕她们飞上天去。
接着贾母派人赶紧去清扫布置静姝院,又按三春的例子,给黛玉配了三个教引嬷嬷,院子里添了四个小丫头,和两个做粗活的使唤婆子。那宝玉还在一边不依不饶的要和黛玉住在一起,后来在大家一起劝说下,才消停了下来。
对黛玉没有和宝玉住在一起,高兴的不只是黛玉主仆。还有一人在暗自庆幸着黛玉的守规矩,而这人就是那薛姨妈……






☆、二十四 叹宝钗无可奈何 悲黛玉四面楚歌

且说贾母让黛玉回收拾好的院子歇息后,薛姨妈也带着宝钗告辞回到了梨香院。
那梨香院原是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余间房屋,前厅后舍俱全,另有一门通街,薛蟠及家人就从此门出入,西南有一角门,通一夹道,出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边了。当初王夫人就是看这梨香院很是来往便利,才把这地方让于妹妹一家借住。每日或饭后,或晚间,薛姨妈便过来,或与贾母闲谈,或与王夫人相叙,日子过得颇为舒心。
宝钗和母亲进了院子,就见同喜和莺儿两个丫头接了出来。薛姨妈问道:“蟠儿可在家中?”同喜躬身回道:“大爷自早上出去,至今未回。期间倒是打发小厮回来报过,说是和东府的爷们应酬去了。”
薛姨妈闻言到没觉得什么,听了就放在一边了。宝钗却紧锁愁眉说道:“妈妈倒要好好管教一下哥哥了!不要让他再出去惹事生非,这里是天子脚下,但凡一个略有头脸的人,就非富即贵。若哥哥无意冲撞了人家,咱们可没那么大的本事再替他善后。”
薛姨妈听了此话,漫不经心地笑道:“我的儿,你不要想得太多了。你哥哥又不是独自出去的,不是还有东府的爷们陪着吗?都是一家子亲戚,难道他们还能眼睁睁看着你哥哥吃亏?如若这样,那我们娘几个如今还不知什么样子了呢。要知道,当初要不是贾府,你哥哥早就死了。所以钗儿就放宽心吧!”
娘俩回到房间,宝钗一边帮母亲卸下头上佩戴的首饰,一边还是劝母亲多管教薛蟠一些。
那薛姨妈是个左性之人,对薛蟠疼爱的紧,不想再听宝钗说薛蟠的不是,就转移话题说道:“今儿看见那林姑娘,倒是个玲珑剔透的孩子,规矩也不错,不愧是的府中出来的,看着就让人对她有几分怜惜。不过你姨妈却瞧她极不顺眼,要不也不会捡她进府的日子,要我带着你和宝玉去庙里还愿。这不是生生落林姑娘的面子嘛。”
宝钗想到前日姨妈做的幼稚事,不禁摇头叹气。你说你作为一个长辈,何苦去为难一个失母别父的年幼孤女?就算让人家从角门进来,除了显示出你长辈不慈以外,又能得到什么?姨妈和母亲都不是有远见的人,除了计较些鸡毛蒜皮的琐事外,再无其他才能。偏偏又听不得别人的劝说,宝钗真是觉得自己疲累不堪。
“你姨妈不喜欢林姑娘,倒是好事。听你姨妈说,那老太太有意把林姑娘许配给宝玉,所以才多次派人去接她。不过你姨妈才是宝玉的亲娘,老太太纵使有这个意思,也得征求你姨妈的同意。你姨妈对你很是欣赏,就是老太太也对你赞誉有加,所以钗儿定要好好表现,不能把宝玉推给林姑娘,否则上哪去找如你姨妈家这般知根知底的人家。”
宝钗听了母亲这段话,全身一僵,心里烦乱不堪。匆匆地对母亲说道:“钗儿突感不适,先下去歇息了,母亲也早些休息吧。”不待薛姨妈回答,就带着莺儿回房了。
薛姨妈以为宝钗是因提起和宝玉的事而害羞,就笑着不再理会,收拾收拾自去歇息了。
莺儿伺候姑娘卸妆后,就被宝钗打发了出去。宝钗在莺儿走后,满腹的委屈涌上心头,忍不住用锦被捂住头痛哭起来,那往昔的一幕幕又浮现在宝钗眼前……
一年前的冬天,薛家家主薛谦在镇江和人谈生意之时,突发疾病倒了下来。请医诊治后,已是回天乏术了。待仔细问过大夫和身边的老仆后,才得知薛谦身体不适已经有好几年了。
那时薛姨妈还不依不饶的,要拿薛谦身边服侍的人出气,结果却被宝钗给阻止了。宝钗带着怨气哭诉道:“爹爹身体不适,女儿曾多次说与妈妈。但妈妈从来不曾放在心上,只说是爹爹因受到舅舅和姨妈的责问而故意假装的,是在向我们博同情。如今爹爹这种情况,还是不是假装的!”
薛姨妈被宝钗说的哑口无言愣在那里。自从有了薛蟠这个唯一的儿子后,她就把满腹心思用到了薛蟠身上,对丈夫和女儿就疏于照顾。不过丈夫身体一向健康,女儿也早慧懂事,她就没有再多做它想。谁知……
薛姨妈如今后悔不迭,费尽心力想要弥补自己的过错。但百般努力,仍旧无力回天,薛谦还是在拖了几日后就去世了!自从薛谦过世后,薛家就陷入了无休止的麻烦中。
那些薛家的宗亲旁室,见薛谦亡故,就欺他孤儿寡母,掠夺家财。那薛姨妈和薛蟠除了整日里喊打喊杀之外,再无办法。后来还是宝钗聪慧,她一方面求助于舅舅姨妈,一方面又找到爹爹的亲弟弟二叔那里,苦口婆心的哀求,才换得他相助。在这两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