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嫁侯门之三夫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商嫁侯门之三夫人-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满月时,来的人也是许多,周岁礼更要好好办一场,项家有位嫂子像是爽利人,让她来帮忙,分派事情当然是府里的妈妈和管事,再说梁妈妈,那是老太君身边用惯的老人,有她们三个妈妈在,也不会出什么纰漏,想着便走至床榻,嫃儿一见徐三爷,扯着项詅的手翻身就起来,坐着招呼徐三爷,项詅含笑,这闺女果然是亲生的,看见父亲热情得很。
扑在怀里玩着徐三爷的腰佩,“我想着嫃儿的周岁,怎么操办,不是有位云三嫂子吗,你不宜多动,让梁妈妈与她一同操持,开席时你去上席就行。”
项詅拉了嫃儿过来,帮她穿大红金线绞边的小衣,“三爷愿意,云三嫂子那里,我去请,咱们热热闹闹给嫃儿办周岁礼。”
徐三爷抱过嫃儿,亲了好几口,真是个惹人疼的小丫头。
项詅亲自去请了郭氏给嫃儿操办周岁礼,她这个舅母自然是乐意。
过腊八,腊八粥少不了,一家子用过,总算在这一日秦先生酒醒了,吃了腊八粥,想起,哦,还有教习少爷们的正事呢。
就这样,好好的腊八节,徐家三位小爷被秦先生叫到北院的小书房,轮流背书,背什么呢,在新河这段时间,早就将之前与先生学的交还给先生了,三人将诗经背了个坎坎坷坷,秦先生摇头晃脑的,遇到背不出来的,戒尺拿来示威,虽然戒尺打人比之拳脚师傅的鞭子轻省许多,但这挨打不是疼不疼的道理,而是没脸面的事,秦先生去叫人,兄弟三人向徐三爷求救,徐三爷一本正经,“知道邵云常日里背什么给嫃儿听吗?”他们当然知道,四书五经都背过,可这又怎样,接下来的话让他们差点将头低至裤裆,“我准备待嫃儿会说话了再与她讲习,或许她比你们更早会背。”
就这样北院小书房的腊八过得凄凄凉凉。
京都送来嫃儿的周岁礼,又带去给侯爷与世子的信,三兄弟这才来求徐三爷,千万不要把在马场的事,前儿去书院硬说要去看项绍云所说的那位窦先生,看就是了,好好拜访也无碍,谁知这三兄弟硬要去看窦先生私底下是不是真的是个自恋人,偷偷去看,结果可想而知。
总算是安份了几日,年下置办年货,家里六个少年,烟火炮竹自然不能少,整好为了嫃儿周岁礼,又购置一部分。
书院放了年假,几个少年整日凑在一块,腊月二十四小年之后,腊月二十五便是周岁礼,
天儿冷,就在外院的待客花厅里面摆了宴席,郭氏果然是个能干的,里外都打理得利落周到,就连梁妈妈这样的人,都心生满意。
抓周的时候,长桌上放了许多女孩子喜欢的小玩意,胭脂水粉少不了,玉佩釵环,笔墨纸砚什么的都安置,就在大家等着嫃儿要选哪一样时,徐淳璋悄悄将一把装饰华丽的木质匕首放到桌上,果然嫃儿瞧见了,一心往那里爬,项绍云心里笑翻,徐淳璋这是在讨打吗?徐三爷若是知道了,定会被敲一顿,看她爬至自己手边,整好有一枝七色凤尾钗膈着她的膝盖,屁股一坐抬脚将凤尾钗拿出来,正准备扔掉再去拿小匕首,项绍云眼快手快,将她抱起来,口呼,“成了”,围看的人都嬉笑,“姐儿爱俏呢。”
徐淳璋朝项绍云努嘴,项绍云哈哈笑示意他看走过来要抱嫃儿的徐三爷,顿时安静了。
除夕夜守岁,项詅早早带着孩子去睡,夜半时被一阵烟花炮竹声吵醒,嫃儿揉着眼睛摸摸索索爬起来,看项詅还在睡,又趴下抱着母亲,可是已经没了睡意,徐三爷进来,看着嫃儿睁着眼,他就知道会是这样,“醒了,哥哥们放烟花,父亲带你去看”,项詅也起身帮她穿衣,徐三爷亲妻子额头,又扯了张包被裹住孩子,只露出两只大眼打转,父女俩便去外院看烟火。
直到丑时,外面安静了,父女俩进来,嫃儿已经是睡眼朦胧。
大年初一,家里的人都来拜年,嫃儿睡起懒觉,家人们都来西院,李大管事抬了几箩筐的铜钱过来,拜过年就领新年钱,人人都有份,少爷们昨儿熬夜,给徐三爷和项詅拜年,每人领了红包,稍坐一会儿,个个掩口打哈欠,项詅忙叫他们回去睡。
整个年下就在孩子们嬉笑半夜,第二天补眠中度过,直到正月十五,一家子出门去看花灯,母女两就坐在马车里,揭了马车帘子往外看,身边六个少年骑马实在打眼,年前嫃儿周岁宴上,好几家相交较好的夫人们都问了,说是荣忠侯府的公子,项詅心里好笑,单看他们三兄弟的个头,谁不说一个个都十三四了,实际徐淳疆今年才满十岁,徐淳熙才十二,比项绍云长了月份,一律这样的问题,项詅都是叉开,别人也知趣,就问起项义和项维,到真有几家适龄的姑娘项詅入眼。
今年项义就十六了,项维十五,开春下场,若是能中,也给说亲事多一些分量,七姨娘日日都说要来给项詅磕头,其实还不是为了项维的亲事,她只是姨娘,自己是姑奶奶,若是不上心,别人也无法,所以常做些鞋袜来孝敬,项詅也接着,七姨娘这样的处境,若是你不受着她的孝敬,她自己也不知怎么自处,等项义项维高中,回京都他们还是要自行去自己的院子单过,这一年多来,项绍云一直与他们相处甚好,项詅也放心,多一个人心向着项家,项家终会有一天慢慢起来的。
嫃儿手里拿了哥哥们递进来的花灯,有玉莲花开,福字双禄,寿翁含笑,看得项詅心里也喜欢。
时间还是很快就到了春围,世子来信催徐家兄弟回京都,他们硬说要等项家叔侄下场之后再回京都,拿他们没法,徐三爷给世子回信,徐家兄弟见识了真正的读书人,他们三个被勒令不得往东院和南院去,见天窝在西院教嫃儿说话,不成想,挫败自信心,嫃儿只会说啊啊。
三月初七,项家叔侄下场,前两天去给祖坟祭祀,叔侄三个磕头烧香,项詅没去看,近五个月的身孕不敢随意折腾。
不管哪朝哪代,科举都是大事,下场是两天,初七卯时进考场,身边连小厮都不能带,之后两天一夜都在考场里面度过,第二天傍晚,考场外边聚满了来接的家人,徐家兄弟与李大管事在外边等候,悠闲得很,再看从考场出来的考生,老的白须一把,小的有十岁上下的,徐淳璋撇嘴,真是科举到白头,若是一直不中的,一生还能有什么作为。
瞧着项绍云出来,之后是项义、项维,大声招呼,“邵云兄”。
家人上前迎了三人,项绍云还好些,还有心与他们兄弟说几句话,项义、项维则朝他们点头,转身爬进马车靠着车壁闭目。
三兄弟咂舌,还好他们不用走这一条路,只待十五岁过一次武举就行。一行人回府,去给项詅问安,之后回屋蒙头大睡。
张榜那天,家人去看,项詅也陪着在花厅,近午时,脚步声传来,徐淳璋先起身,“我去看”,没影了,转眼屋外传来笑声,徐淳璋走前,身后跟着家人满脸喜色,项詅有些紧张,虽只是童生,但事关三人初次下场。
家人给项詅问安,“姑奶奶,三位爷全中了。”
顿时欣喜,项詅朝周妈妈说,“摆饭,午膳后去祖祠还愿”。
周妈妈笑着应下。
过了府试还有院试,在欢喜的同时还是隐着。
晚膳后,徐三爷问徐家兄弟,几时回京都,世子的信又来催,徐淳熙开口冠冕堂皇,待项家叔侄院试之后,徐三爷摇头回房。
若是过院试,能中便是秀才,不比府试,现在才是真的忐忑。
又是在考场吃住,再出考场时,就连项绍云也是面无神色,回家又是一通酣睡。
此次不同,徐三爷也上了心,张榜那天,全城轰动,项家连中了三个秀才,最小的项绍云才十二岁!
十二岁的秀才,不是没有却也不多见呢,徐淳璋欢脱起来,“哈,果然是邵云兄。”
项家叔侄只含蓄笑着,再给徐三爷与项詅磕头,项詅心里欢喜又难过,欢喜的是项绍云是秀才了,难过的是他最亲的人没有等到这一天。
项绍云起身看项詅眼里有泪,走进她,挨她坐,唤她,“姑姑”。
项詅帮他顺衣襟,“姑姑可算看到了”。
京都项绍云的老师欧阳修编的信来时,家里正在商议着要不要让项绍云去考举人,结果这难题被欧阳修编几句话解决了,他说项绍云的应试文章他看了,现在要去考举人还差火候,不如再等三年,历练一番。
如此一来,项绍云不去,项义和项维却想去试一试,现在正是好年纪,若是再等三年,俩人都已成家立业,也就不一定会有那么纯粹的环境让他们读书,毕竟他们与项绍云是分出去的叔叔,待娶亲之后,家中一切是要自己操持的。
事情商定,不日就要去京都,徐家兄弟也是再找不出理由待在新河不走。
置办下侯府的东西,收拾好行礼,整整二十几辆马车。
项义兄弟俩人的行装也在里头,临出发,项詅将项义、项维叫到面前,算算时日,有两年了,面前的少年早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年前嫃儿周岁宴上,有几位夫人家中有适龄的女子,我一直帮你们留意,如今寻了两家,只待你们此次去京都高中,便可议亲。”
两个少年低头红脸给项詅谢礼,项詅受了,又将在京都原就属于他们的宅院和铺子的钥匙和账簿交给他们,这些铺子原就是有管事伙计,并且一直有利润,接手之后只需好好打理,维持一家子的生计全不是问题,还可以过得很富裕,“之前的别院一直有人照看,你们回去之后也可住那里。”
又叫了项三来,吩咐此次回京照看好两位爷,待他们安置好再回来。项三领命。
第二日出发回京都,七姨娘坐在最后一辆马车,这是她来新河之后第一次出府门,却也是最后一次,总算能在项詅面前磕头,说了好些感谢的话,项詅只应下,让她回京都照顾两位爷,抹泪扭头上马车而去。
徐家兄弟来辞行,徐淳璋抱着嫃儿不想撒手,直问可不可以嫃儿也一起回京都,众人皆笑。
徐三爷送他们出城门,直到看不见,徐淳璋昨儿晚上直嚷嚷说要徐三爷的‘银光涤血’剑,说是拿不回京都,徐二爷就要找他麻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