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嫁侯门之三夫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商嫁侯门之三夫人-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话本子她有心,若是这些拗口又固执的文章,她一贯来就不是很感兴趣,想不到垣哥儿出口成章,一篇文背得朗朗上口,嗯,佩服、、
睿哥儿经过惊讶之后,帮弟弟接上,秦伯素服郊次,乡(向)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sheng)掩大德。”
垣哥儿的小自得,睿哥儿的会心一笑,两兄弟抱做一团打闹,完成父亲安排的事,自然可以玩了。
嫃儿笑着说,“小心些,前边便是右巷了。”这话一出,长姐派头十足,项詅身心放空,只余一个想法,自己可以退居二线了。
马车里热闹的场景此时在皇帝的御书房里也在演绎。
经那日圣上将问责的折子当着三位王爷的面甩在地上之后,三位王爷这几日都没消停过,日日都到御前请罪不说,能说得动的文臣武将,只要是平日能在圣上面前说得上话的人,都被他们三个诱之,哄之,骗之,耍赖都用上了,反正目的就一个,说动圣上免责,理由很简单,圈地不是他们三个人的事,而是关乎士大夫世家的相切利益,应得推崇。
如果这只是小小的圈地事件,恐怕也不至于闹到这样大,只是荆州被三位王爷圈下来的地在起事当初便是因为他们占地出过人命,且情形极是恶劣,荆州巡抚告到御前也是因为事大不好压下。
靠京都最近往南便是荆州的松县,松县地域辽阔,且平坦无垠,因为河流众多,所以那里良田甚多,皇家人自然人人有食域,只是被一代一代的消减之后,得者到自己手上的便十分少了,这便有了三位王爷强行圈地,美名其曰是为了皇家建跑马场,这理由三岁小孩也不会信,且他们圈地的范围又是良田区,若是事成了,不知道又要有多少人没有田地,地,是农民的根,这根是寻常动不得的,再说,松县离京都这般距离,境内的良田有许多是在权贵人手里的,一旦圈地成了,便会动摇他们手里的利益,反正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这件事闹出来便不是小事。
上晋建国三百多年,世族以及皇族人圈地私用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反正这个国家多数财产都掌握的少数的权贵手里,平民若不然便靠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若不然便是从商,但一般有些家底的人要不就是倾全家之力让子弟读书为着有出头之日,再不然便只有从军了,好歹能搏个前程。
这是这个时代的大气象,也是风气,更是趋势,谁也改变不了,所以三位王爷才敢在圣上面前玩心眼,让大臣们去当说客。
可不,徐三爷首当其冲,走不了,御书房里站着几十个人,都是皇帝日常用的能臣武将,这事说不好都关切各自的自身利益,所以说是当说客,还不如说是众人试探圣上的态度。
徐三爷站在纪侯爷的身后,身边再便是禹侯爷,反正有这些人顶着,他不会出这个头。
此时火药味已是十分浓了,正当权的几个没说话,有争执的都是些新贵,反正老世家和新贵们从来有分歧,此时说不合也正常。
徐三爷有些无聊了,他最不爱听这些人来来去去说什么国政,国民,无非就是为了各自的好处罢了,还次次找来这些冠冕堂皇的借口,显得自己有多干净,寻思着几时才闹完,睿哥儿的书还没背呢。
跟前突然亮开,纪侯爷上前一步,他上前了,自然原先跳来跳去的蚂蚱也就停了,听他怎么说。
“陛下。”拜一礼,皇帝抬手示意他说。
众人都等着他说句肯定的话,谁知纪侯爷说了这番,“陛下,前儿臣翻了前朝野史,说大周朝第九代君王宠信单姓贵妃,可谓以倾国倾城待之,沉溺其中,结局却不甚好,做了亡国君,听说结局就在如今的西山,这位痴情人曾为单姓贵妃赏下一枚徽章,想让她在有生之时能保得性命,以陛下高见,此位痴情人用心可否良苦,当不当得为后世之心想得齐全?”
纪侯爷无厘头的冒出这番话,隐约中却也透出不寻常来,众人停止说话,听着皇帝怎么想。
“纪爱卿深思远虑,此人为人之心当得齐全,可爱卿不是说了吗,结局却在西山,爱之也好,念之也罢,只看结局如何便成。”皇帝明黄身姿站起来,对着殿内的人说,“好了,莫要再争辩,今儿便议到此处,朕,给众爱卿提一个要求,今日回去之后,人人回去看前朝大周志,明日早朝,朕再听众爱卿的心得。”
手一挥示意他们下去。
大周志还用回去看?大周亡国便是因为权贵们极度圈地导致边疆起民乱,各地烽火四起,引得周边列国窥于,一个王朝的灭亡短短只经历了三天而已,当敌军入城时,整个国家的政权核心人物及家眷全数被逼上西山,女眷上山避难,男丁在山下守护,直到上晋建国皇帝起势击退敌军,建立新的政权,才发现,上西山的女眷无一生还,这件事,是被世家中以家训家规的方式被传世在各大世家里面,没有人会忘记,更用不着再去细细的看,所以,这也代表了皇帝的态度,圈地可以,但不能像前朝大周那般,因为圈地而引发的动荡,撼动了整个王朝,所以,诚王等三个王爷,该倒霉了。其他人尽早收手吧,各自怀揣着心思出御书房出宫而去。
徐三爷心思揣度,前朝思帝宠信单姓贵妃,以江山代之,赠之徽章,结局亡于西山,这、、、不就是那年他们两口子陪老太君去西山避暑,遇上的那桩奇事吗,他们还被赠了一枚黑石印章,不,以野史记载,其实是一枚徽章,徽章,这事得细细研究一下了。
徐三爷快步出宫赶回家中去。
------题外话------
感谢亲们的订阅,感谢两位美妞投的月票,谢谢大家。
haiouliu2005童生投了1张月票
苏珊李秀才投了1张月票
群么么、、、

正文 111章、来访

“爹爹回来了。”垣哥儿一听外头的脚步声,往帘子外走,看见徐三爷进来,躬身行礼,“爹爹。”脸上却看不到才将的喜溢于色,栏前站定,待徐三爷嗯让他起身,“今儿可有调皮?”
垣哥儿回,“回爹爹话,儿子今儿与哥哥背书。”
“哦?背什么书?”弯腰牵他,垣哥儿童音响亮,“听哥哥背的,儿子也会背。”看看,一天不拆亲哥哥的台就一过不了一日。
父子俩进花厅,项詅迎上来,“三爷回来了,可用过午膳?”
睿哥儿站一旁,嫃儿笑脸,“父亲。”
“不用摆饭,出宫时与魏将军用过了,睿哥儿来。”示意睿哥儿上前,睿哥儿低着头瞪了徐三爷身边的垣哥儿一眼,说那么大声与哥哥背书,还怕屋里的人没听到?
“父亲。”在徐三爷面前他总是很听话,不管是在家中,人前,还是军中,徐三爷对着他时有马鞭挥起来,将军们都怕,只是因为睿哥儿永远错不得,徐三爷不许他错。
“书背得怎么样?”接过茶碗,小饮一口,看着项詅要出去,示意睿哥儿快回。
“回父亲话,儿子背熟了。”安静等着听训。
徐三爷嗯,“垣哥儿都会背了,你自然要会,去马场等着,我与你母亲说事,之后再去寻你。”起身来招呼项詅,“夫人来。”
睿哥儿松一口气,垣哥儿自在吃红李,拿眼看着睿哥儿,睿哥儿走回桌边,寻了茶壶来,佳儿要去帮忙,手一抬示意不用,佳儿退后一步候着。
“垣哥儿”,才将是不怕的,这会子嫃儿也出去了,项詅也去了花厅,徐三爷寻她有事也不在这屋里,谁让他使坏呢,小意听睿哥儿下句,“早前不是说想骑马,现在还想吗?”两兄弟对付起来花招多得很。
一双桃花眼,紧着眨了几下,“哥哥说的可是真的?”垣哥儿可不是傻子,知道睿哥儿不会在这会子示好。
“只说你想不想吧。”一手拿着茶杯自顾喝茶,垣哥儿问,“爹爹不是让六哥去马场,你不去?”
“所以才问你想不想。”
心思转过,算是思量过了,“想去。”
睿哥儿一听他这话,茶杯磕在茶桌上,“想去啊,偏不带你去。”他虽有对垣哥儿的捉弄在里面,其实还是因为垣哥儿还太小,若是徐三爷看着他带垣哥儿去马场肯定又要挨训,何乐不逗他一下。
边笑边出门了,垣哥儿停住手里的李子,心里难免受打击,哼,坏得很,找娘亲去。
接过湿帕子擦手,问佳儿,“佳妈妈,我娘呢?”
佳儿回他,“夫人去了后厢的花厅,三爷有事要商量,七少爷若不然去寻寻大姑娘?”
垣哥儿点头,去后花园寻嫃儿。
花厅里,项詅见徐三爷进来,问他,“三爷可要歇会儿?”
徐三爷摇头,“詅儿可还记得那年咱们陪祖母去西山别院避暑的事?”
说起老太君,那年发生那么多事,她自然是记得的,让心兰出去候着,“记得呢,徐三爷想问的是哪一件?”
这处厢房挨着他的书房,让项詅等着,去了一趟书房,再回来手上多了一方匣子,手里还有两本书,项詅起身接过,好奇问他,“这匣子里装着什么?”
“还记得那枚奇异的印章?”徐三爷将两本书放在案上,打开匣子,里面正是那年无意间得到的一枚印,因为不知道什么来头也猜不出什么有什么用途,所以自那次看过之后徐三爷收着,若不是此时拿出来,项詅都快忘了。
“三爷可是知道这方印的来历了?”又看到两本书,一本大周杂记,一本大周礼记。
徐三爷拿出那方印,“今儿在御书房,纪侯爷说了件事,我才知它的来历,你可知道给咱们这方印的是谁?”
项詅摇头,拿起那本大周杂记,这个时空不是自己前世生活的时空,现在的上晋朝已经开国存世几百年,历史十分长久,前朝称大周朝,她关注得极少,自然不知道那段历史怎样,“看着身世富贵,穿着又有讲制,应该身世不凡。”这些年过去,虽然早就含糊,但大体的样子还是记得的,留在项詅脑海里,第一个念头闪出来便是‘富贵’两字,再有‘风华’,世上能有这两种气质于一身的人,肯定身份低不了。
徐三爷点头,“她身世确实不凡。”自己拿过大周礼记,翻了一会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