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田园生活(完结)作者:周四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田园生活(完结)作者:周四四-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荷,”他把头埋在她的肩颈处,“我想要个孩子,我们俩的孩子。”
唐荷拥紧他,没有接他的话,反而说起了别的话题,“我最喜欢这样的时候,”
“我感觉最亲密的时候,不是你在我身体里,而是我拥抱着你的这一刻。”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无比清晰地意识到,你是我最亲近的人,以后等我老了,你可以叫我老太婆,因为我一定会叫你老头子。”
周南生抬起头笑了,忍不住在她的眼睫处落下一个吻,“我这会想象不出小荷变老的模样。”
“就是一个皱巴巴的白发老太婆呗。”
周南生设想了一下,呵呵笑个不停,“你老了我也喜欢。”
唐荷在他身下,在黑夜暗沉中惆怅地独自微笑。诚挚的爱情的承诺,一开始总是真诚的。爱情带来炫目却短暂的欢乐,唯有家庭和亲情,才是持久且温暖的。
“我渴望有一个孩子。香香的,软软的孩子。奶声奶气地叫我们爹娘的孩子。”
作者有话要说:我有很多话,因为要哄崽,只能明天说了

69

唐荷想要孩子。但是她觉得;生孩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怀孕、生产、给口饭吃养大他的事情。
乡间年轻夫妇十几岁做父母的并不少见;孩子生下来;年轻的父母从此肩上压着重担;不得不把孩子扔给年老的爷爷奶奶看顾,夫妻两个镇日在外辛苦劳作,真正亲自教养孩子的时候很少。
最大的问题还不是经济窘迫。乡间青年男女十几岁成亲;自己的性格也没有成熟;懵懂地生下孩子,几乎不去思考如何教养孩子的问题,只是如祖辈如邻舍一样,遇到孩子哭闹;通常难以耐心询问哄劝;大多直接暴怒打骂。此后孩子越生越多,生活一日比一日艰难,大人脾气也更加暴躁,孩子耳濡目染地长大,然后也成亲生子,再同样暴躁地养育孩子。
周南生对此从未深想过。年轻的他与其说是热切地渴望要孩子,不如说是在完成成家之后生子的任务。大家都这样做,大家都这样活,为什么他不呢?
只是唐荷知道生活并不只是这样。关于孩子也不应该只是这样。她在心里在梦里勾勒过太多回孩子的模样。她千万遍设想过要珍爱自己的孩子,要为他付出,要为他挡风遮雨,让他衣食无忧健康快乐地长大。
不管她在这个时代适应得多好,能够不惧酷暑寒冬下地干活,只是在她的内心,仍然是一颗21世纪的灵魂,她和周南生之间的差距,不是年龄,而是两者之间无法跨越的思想鸿沟。
“我很抱歉。”夜里周南生熟睡,唐荷在暗夜里悄悄勾勒他脸部的轮廓,温柔地亲亲他的额角,低声说道。
我很抱歉,我无法像年轻的你一样爱得纯净炽热。我无法像年轻的你一样对未来怀有热情单纯的希望。我很抱歉我不能回以你同等的感情和信任。
我很抱歉我认为你的肩膀还不足以为我和孩子遮起风雨。
我很抱歉我不能对你说实话。因为我已经苍老,我不再是初次陷入爱恋的少女,我无法对爱人毫无保留、事无巨细地倾述。
至亲至疏是夫妻。我的真实想法会刺伤你。我亦无法让自己将就,因此我只能隐瞒和欺骗。
唐荷对周南生说,好吧,我们就等着孩子的到来吧。
私底下她却悄悄地计算日子,通过自己所掌握的一切相关知识,尽量避免早早受孕。
~~~~~~~~~~~~~~~~~~~~~~~~~~~~~~~~~~~~~~~~~~~~~~~~~~~~~~~~~~~
正月初七一大早,徐氏夫妻俩天没亮就起来了。
老夫妻俩絮絮叨叨说着话,轻手轻脚干活。周老爹在媳妇的指挥下杀了一只鸡,又往灶里添了柴火炖煮。
“没想到我一把年纪,儿媳妇都有两个了,还得在正月初七这天下厨房。”周老爹感慨道。
徐氏嗤他一声,“你一年就烧一回灶,有啥可抱怨的。我可是从年轻做到老,一辈子的时间就跟灶里的柴禾一样烧着烧着就快没了。”
“又来了,”周老爹咕哝,“老婆子一天到晚爱说当年的辛苦。”
唐荷夜里没有睡好,凌晨时模糊听到响动,起床出门看到厨房有光亮,推门进去看见周老爹夫妻俩,吃了一惊,“爹,娘,你们咋那么早?”说话间闻到锅里随着蒸汽弥漫出的鸡肉香味,“今儿有节令吗?”
“正月初七是钱生日。”徐氏笑吟吟说道,“你爹二十几年前做货郎的时候,咱们家就开始年年拜这一天了。”
乡间风俗多样。唐荷也不多问,挽起袖子要帮忙干活,“天还没亮,您俩再去歇歇吧。有活您交代我就成。”
徐氏摇头,“起都起了,不睡了。这锅里的鸡再添几把火也快熟了。待会你跟我们一起去拜一拜。”
“哎。”
周老爹从火灶里挑出几个外皮已经烧黑的红薯,滚了一个到儿媳妇跟前,“小荷,吃!”
唐荷也不推辞,搬了一只小登坐下剥开红薯焦黑的外皮,露出里面热腾腾散着香味儿的薯肉,“闻着就馋人。”
徐氏和周老爹也一人剥开一个红薯。此时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门外冷风呼啸,厨房里被红火的灶火映得一片暖意,跳动的火光映在人的脸上,食物香甜的气息弥漫着驱逐了冬天的寒冷。
“以前南生他们还小的时候,我跟你爷爷天天早起晚归,一年中只有这一天我才跟你娘一起下厨,每次杀完鸡我就想回去继续睡,你娘不干,非要把我指挥得团团转。我没办法,就说我帮她烧灶好了。”
“灶里柴火烧得旺旺的,我就往里面卧几个红薯芋头,烤熟之后我跟你娘你一口我一口吃着。”周老爹呵呵笑着回忆道。
徐氏不好意思,啐了男人一口,“说这些陈年旧事干啥。”
自己却长叹着也忆起当年,“那时候咱家穷啊,他们爷俩出去走村串户地卖一些针头线脑,我连给他们煎几个糍粑的米粉都碾不出,只好煮一大锅红薯芋头给他们带上做一整日的干粮。后来你爹跟我说,他闻着红薯的味都不是甜的了,都跟屎粑粑一样让他想吐了。”
“家里情况略好一点后老爷子跟他就死活不肯再吃红薯芋头了,也就是这两年,你爹才肯再尝上两口。”
一旁的周老爹嘿嘿笑着,果然吃了一个小的红薯后就没再吃,见唐荷吃得香,又从灶灰里扒出一个芋头滚到她脚底下。
“你们年轻,胃口好。”徐氏也没有再吃,笑吟吟地看着三儿媳妇,目光在这个清晨逐渐明亮起来的光线里几乎算是慈祥,“我跟你爹吃这玩意都吃伤了,都吃不出味来了。”
周老爹也感慨,“咱们算好的了,临老了还有条件挑三拣四,多少人活了一辈子,连肉腥儿都沾不上几回。”
唐荷静静进食,听着两个老人感慨流年光景。
“等我们给北生娶一房媳妇,再给你们三对小夫妻带两年孩子,我们老两口这辈子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徐氏说道。
“对头。”周老爹往灶里再添一把柴禾,接了老妻的话念叨,“生儿育女,辛苦把孩子们拉扯大,又给建了新房娶了媳妇,还留下这一滩家业,如今我们就是闭了眼,也对得起祖宗对得起子孙辈了。”
“以前日子苦的时候,觉得一辈子真长啊,怎么都望不到头,”徐氏感慨道,“如今临老临老,回过头发现一辈子真短啊。幸亏我们把该干的都干得差不多了。小荷,你跟南生得赶紧喽,尽早生个孩子。这人啊,一开始都缺了个角,非得成家生了孩子,那个角才能补上。人吃苦为了什么呢?不就为了家人孩子。有了孩子,吃的苦受的累才值得。”
“……”
~~~~~~~~~~~~~~~~~~~~~~~~~~~~~~~~~~~~~~~~~~~
其他人家还在享受年节难得的闲暇,周家从初七就又要开铺做生意了。
初七之后是十一灯酒节,白天镇上游彩架,晚上则无论城镇乡村都舞炮龙。到了十五,则是元宵。整个正月人们走亲访友,往来之间肯定要带上伴手礼,周家铺子若开门,生意指定好。
因此这一日拜过了钱生日,周老爹在早饭时就嘱咐周南生早点出门。“宋掌柜要过了十五才过来帮忙,南生一个人估计忙不过来,小荷,你跟着去帮忙。”
唐荷忙应道:“哎。”
杨氏听了公爹的安排,忙给自己男人使了了眼色,奈何今早的早饭,是用鸡汤烫的薯粉,周东生呼哧呼哧正吃得欢,哪里能留意到她的眼色。杨氏气急,桌下一脚踢向他的小脚。
周东生吃痛,抬头瞪媳妇,“干嘛呢?”
杨氏见他接收不到信号,也懒得接他的话,自己笑着问道:“爹,您看如今地里也没活,家里也没多少事情,我和东生都闲着,光让南生和小荷去干活,我们两口子也不好意思。”
周老爹抬头看一眼大儿媳妇,说道:“你们也不能闲着,如今家里的存货都快卖完了,过年也没人上门供货,你跟东生吃过饭去隔壁村走走,看看能不能收点货回来。”
杨氏无法,只好闷闷地应了。
吃过早饭周南生夫妇先出了门,周东生夫妇后脚也赶着车去隔壁村。
路上杨氏越想越不是滋味,用手指顶了顶前头赶着牛的周东生,“哎,我说你就不能跟爹说说,让咱跟南生换换,他们来收货,咱们去卖货?”
周东生舀着跟草鞭子赶着牛,听了她的话不以为然,“你事儿忒多,干啥不都一样吗?”
“这能一样吗?!”杨氏提高了嗓门,“他们俩坐在铺子里连吆喝都不用,干坐着秤货收钱,风吹不到雨打不着,咱们却顶着日头走村串户,要不是不卖东西,就跟个货郎没两样了。”
“你至于嘛,都是一家人,一样为铺子的生意忙活。反正收货的事情我做惯了,你让我去卖货,我做不来。”
“有啥做不来的?”杨氏恨铁不成钢,手指戳着男人的脑袋,恨不能把他的脑子给戳个对穿,“不就卖东西嘛,不就看秤收钱吗?我就不信了,论说话,我也比小荷能说道,换我去卖货,肯定比她卖得多。”
“不是给人秤几斤货那么简单。”周东生摇头,“咱家供货的大头其实是给镇上富户和外县的商户。要跟人家应酬的,要懂行情,懂说话,要镇得住场子。以前一开始爹是让我在铺上帮忙,后来我做不来才换的活。你个娘们光给几个小媳妇秤几只鸡也不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