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疆-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拜完了,李敢这才说起自己的心事,自从占领华阴城以来,李敢已经到倩娘家去了好几趟,为的是登门求亲,可是倩娘死活也不答应,只说为丈夫守节,这辈子再也不嫁了。

  李敢也没办法,只好求助李岩,看这位博古通今的小才子,有什么主意没有。

  李岩听了暗笑,他早从别人嘴里知道了这回事,此事在秦军中已经传开了,大家都知道华阴城中有一位小寡妇,长得和李敢的未婚妻一般无二,没准就是特意转世来等他的。大家既是惊奇,又为李敢高兴,因为这样的事,不要说一千年,就算再活一万年,也不一定能遇上。

  等李敢说完了,李岩这才开口:“大哥,你是要帮人家,还是要害人家?”李敢一下子愣住:“害人家?我怎么会想害她?”李岩道:“既然你不想害她,那就我劝你,暂且不要去求亲。”

  李敢不明白了:“倩娘死了丈夫,为什么不能另嫁?她又没有孩子,难道一个人孤单到死?这是什么道理!”

  李岩知道,在秦国时,妇女另嫁不是什么希罕事。那时候中国的民风,远远比明代开放得多。秦人对于女性的贞操,甚至都不怎么看重。更何况改嫁了。可是眼下不能以这个为借口,因为李敢虽然活在明代,可还是个秦人。说这个他不会理解的,因此只好另找借口。

  他想了想:“从长远看,大王如今刚刚打明旗号,只占据了一个华阴城,小小地盘,不久就会有明军前来攻打,对不对?”

  李敢点头:“兄弟说得对。白起将军也想到了。”

  本书首发17K小说网(。17k)
 第四十三章;正面迎敌 '本章字数:2505 最新更新时间:2014…10…11 08:28:43。0'
  李岩道:“如果你现在定要人家嫁给你,一旦打起仗来,华阴万一不保,你怎么办?是不是要带着人家逃走啊?”李敢点头:“那个自然,我再也不会抛下未婚妻了。”李岩继续道:“可是带着家眷,多有不便,一旦逃不掉,你死了固然而活该,倩娘呢?不是和你一块死,就是落到明军手里。到那时,她可是贼军家属,定会死得惨不堪言。”

  李敢听着,脸上的汗都流下来:“那么……那么……”

  李岩道:“那么如果你不逼人家嫁给你,她只不过是个华阴城的妇人,就算华阴城失落了,明军收复了城池,肯定不会屠城,那么她还是过她的日子,等着你回来。等你们恢复了大秦江山,再来娶她。不是更好吗?”

  李敢听了,这才恍然大悟。站起来向李岩一拱手:“多谢兄弟,愚兄明白了。”

  他明白了,那边的张仪可没明白。

  自打占了华阴城之后,张仪几乎每天都往吴心蓝那里跑。可是此时的吴心蓝却变了脸,硬是不让他进。一见他来,必定吩咐伙计架出去,关上店门。

  张仪隔着门缝央求,吴心蓝只是冷笑:“你说你们是良民,那干嘛还打进城来,杀人放火?我以前一直上你的当,如今不会了,你快滚,不然姑娘打断你的腿。”

  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张仪磨破了嘴皮和脸皮,也没能进去。

  第六天,张仪不来了,吴心蓝以为他死了心,却哪里知道,秦军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张仪无暇顾及她了。

  就在前一天,派出去的斥候飞马来报,西方和北方同时发现了大队明军,看样子是冲着华阴而来的。北方的人马少些,约有四五千之众,至少有三千骑兵。西方的人马约莫有一万人,五千以上的骑兵。

  得到这个消息,秦王立时召来几位重臣商议对策。

  王翦显得不太在意:“咱手中有七千人马,区区一万多明军,不可能攻下华阴的。”他说这话,是有道理的。自古以来,守城一方是占便宜的。因为有高墙坚城可以凭借,比城外无遮无掩的攻方要有利得多。因此如果攻城,进攻一方至少要有三倍于守兵的人数,方可进攻。

  如今明军只有一万多,两倍于秦军,想要攻下华阴,确实不容易。

  这番话大家都同意,只是白起有不同看法:“王将军说得对,可是如果只是固守,我们就会变得很被动,不如主动出击,先消灭他一路。”

  王翦点头:“对,明军从两个方向,是想夹击我军。像一把大剪刀,我们可以先破其一路,剩下另一路,就不足虑了。”

  白起道:“眼下敌军离华阴尚有七十里,官军不同于那些农民军,定然已经想到我们会趁他们立足未稳,前去偷袭。”

  范雎说道:“大将说得对,官军可不同于整齐王,斥候报说,官军每日只走三十里,就安营扎寨,不使士卒劳乏,防的就是我们这一手。”王翦道:“那我们就不偷袭,和他们拳头对拳头,光明正大的打一场。”

  白起沉吟着:“北方一路有五千人马,我们这里也只有七千,还要留下两千守城,最多也只能抽调出五千人马。而且敌人骑兵众多,我们的骑兵不足一千,这一仗,不好打。”

  王翦道:“这个也不怕,连日以来,咱们已经打造了几千把强弩,就是有一万骑兵,也射他个落花流水。”

  古代战场,对付骑兵最有效的武器,就是强弩。这种弩有一米多长,一个人必须用脚蹬住弩身,双手拉动弩弦,用全身之力才能上弦。所配备的弩箭最远能射三百步,有效射程内,一箭过去,可以将人从马背上射飞,若是射中战马,立时仆倒,杀伤力巨大。

  若是将几百把强弩排成阵势,就算你千军万马齐冲,也要付出极大的伤亡。

  以前秦军在对阵匈奴与赵国强劲的骑兵时,这种强弩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今的秦军也非常重视强弩的配备,一占有华阴,马上将城中的能工巧匠招集来,不分昼夜地打造。

  王翦相信,明军的骑兵在遇上强弩时,也一样会溃不成军,伤亡惨重。

  可是白起的看法却不相同,因为在战国时,骑兵的作用远没有今天那般强大,主要是因为骑兵没有马蹬,骑士在马上无法使用兵器,因此当时的骑兵只能用作骚扰和偷袭粮道之用,主力战场上用处不大。骑兵也没有像样的护甲。

  可眼下的明军不同,白起在华阴城中已经见过明军骑兵,可以来往冲突,勾刺砍杀,甚至还有的骑兵装备了铁制板甲,不易射穿。因此秦军数百年来形成的战法,此时还有多大效果,尚不可知。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一仗是必定要打的。

  秦王令白起与王翦率兵出击,先击溃北方来的明军。留子义在城中,守住华阴。

  白起与王翦得令,挑选了五千精兵,其中有五百长矛手,五百弩手,一千刀牌手,三千长枪兵,出城迎击。

  他们没有带骑兵,因为此时秦军军中骑兵不多,战马也少,军士们也还没完全熟悉马蹬,不能盲目使用。

  五千人马出了华阴,向北而来。

  却说北面这支人马,总兵是贺虎臣,此人在明军中以骁勇著称,手下的五千精兵战斗力强悍,这五千人里,有一半是铁甲骑兵,这些骑兵身穿轻制明光铠,机动能力不受影响,可以长途奔袭。曾在甘肃境内连破数万农民军,威风赫赫。

  眼下贺虎臣也听说了华阴城的事,还亲眼看到了那张告示,对上面所写,他也只是冷然一笑,绝不相信。世上哪有这样的事,秦始皇能活到现在?

  就算能活到现在,我贺虎臣就是楚霸王,一样灭了你。

  自从接到洪承畴的军令,贺虎臣立刻进兵,初时日行八十里,等到离华阴尚有百里之遥时,他命令部下缓缓而进,一天只走三十里,而且要派出斥候,四方打探。

  贺虎臣能做到总兵,绝不是一勇之夫,他是有头脑的。一方面他是怕敌人偷袭,另一方面,他也在等另一路人马,合围华阴,免得自己孤军深入。

  果然这一天,离华阴城不到七十里了,队伍正在行军,有斥候来报,说有一支人马出了华阴城,迎面而来。

  贺虎臣问:“有多少人,装备如何?”

  斥候回禀:“约有五千来人,都是步兵,没有骑兵。”

  贺虎臣哈哈大笑:“用步兵来战骑兵,看来为首将领是昏了头啦!他们离此还有多远?”斥候道:“大约五十里。”贺虎臣下令:“再走一段路,全军扎营。”

  他带着人马走出七八里路,眼前地势平坦,左近还有两个已经烧坏的村子,贺虎臣下令扎起大营。所有人立时忙乱起来,扎营帐,排鹿柴,设刁斗,举火为炊。一片欢腾。

  贺虎臣亲自带着几十个亲兵,骑上快马,向前探看,他们跑出二十余里,策马上了一处小山,远远望去。果然看到远处一片黑压压的人群,正向这里开来。贺虎臣粗略的一算,果然约莫五千人,没有骑兵,都是步军。而且队伍不整,也没有旌旗,怎么看都是一帮民军。

  看了片刻,贺虎臣放心了,吩咐回营,夜间派出人马严加巡视,以免被劫寨,准备明日一战。

  与此同时,秦军那边也正在准备。

  本书首发17K小说网(。17k)
 第四十四章;难解难分 '本章字数:2826 最新更新时间:2014…10…12 15:02:15。0'
  斥候来报,说明军距离我军三十里,开始扎营。白起下令,扎营休息。然后他找来王翦,李敢和几个军大夫商议对策。

  白起道:“这一带的地形斥候已经探过,前方是一大片平坦之地,利于骑兵冲突,也利于我军布阵,因此胜负不易判断。这是我秦军与明军第一次正面交手,一旦溃败,不但华阴难保,潼关难保,大王的霸业也付之流水。因此明日交手之时,全军务必死战。”

  王翦道:“大将不必担心,我秦军子弟,个个都不怕死,一心杀敌立功。”

  白起点头:“这个我知道,但是对于明军骑兵的战法,我们却不知道。秦军跨越一千余年而来,世上战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