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王朝1566-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意很简单,她不会说话也不会识宇,便不会走露任何消息。也就是从船上被车接着同了一段路,海妻显然已经十分喜欢这个哑女,这时她的肚子已有些显形,被那雨青搀着,另一只手仍撑着腰,便要往里走。
  海母却不肯举步,望向李时珍:“李太医,你还没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
  见海母没有动步,海妻又停下了,也站在那里望向李时珍。
  李时珍笑道:“我的一个朋友家,也是刚峰的朋友。前院是染布踹布的工场,后院还有织布的织坊,再后面便是你们住的地方。挑这个地方让太夫人艘夫人住,为的就是不让你们寂寞,每天可以到前院来看看他们织布染布,顺便也请太夫人、嫂夫人把海南织布的一些窍门指点指点他们。一就两便,你们也住着安心。”
  海母有了笑容,海妻也露出了微笑,婆媳对望了一眼。
  海母举步了,那管事立刻侧身引着他们向里面走去。
  海母:“多承李太医想得这般周全。每天能帮人家织些布也不白住人家的屋子。
  李太医刚才说这家人也是汝贤的朋友,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李时珍紧跟在她身侧:“一说太夫人就知道了。这个人就是刚峰兄任淳安知县时那个杭州知府。”
  海母想起了:“高知府?后来被抓到京里又被罢了官的那个翰林?”
  李时珍:“正是此人。”
  海母:“这个人汝贤倒是常常称道他,说他有才。难为他,做起生意来了。”
  李时珍:“士农工商,总得要干一行吧。这个人做官不俗,经商也还公道。太夫人、嫂夫人放心在这里住着就足。”
  海母:“既然李太医和汝贤都看好他,我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只是不要给人家的家眷添麻烦才好。”
  高翰文宅邸后院
  说话间已经穿过前院,便看见两边都是高大的织坊,只听见里面传来轰鸣的织机声。那管事见海母又有想进去看的意思,连忙说:“太夫人、夫人先去安顿下来,回头小的陪你们来看。”
  说着一行又穿过了后院,走进了一道回廊,转了个弯,便觉得豁然开朗,海母又停了步,海妻也跟着停了。只见这里楼台亭榭,曲水回廊,竟是一座庭院。
  海母望着这一片在画里都没见过的地方又不愿往前走了:“这就是安排我们住的地方?”
  那管事笑着:“就是这里。”
  海母的脸沉下了:“这么贵气,可不是我们住的地方。”
  李时珍又要解释了:“江南的庭院都是这样。这里不同的就是前院染织,后院住人。我来南京就常住这里,我愿意住的地方,太夫人尽管住就是。”
  那管事接言了,满脸堆笑:“我们家老爷和夫人听说太夫人、夫人来高兴得不行,特地吩咐了一定请太夫人和夫人住这里。您老要是不住,小的们可得要挨骂了。”
  海母又和儿媳妇对望了一眼。
  那管事:“我家老爷和夫人正从淞江往南京赶呢,今晚就能到。太夫人真不愿住这里,见了他们后可以商量再搬。”
  海母又望向了李时珍:“今天三月二十四了,汝贤说他五月初就能到南京。李太医这一个多月不会走吧?”
  李时珍连忙答道:“不走。我等刚峰兄到南京后再走。”
  海母骨子里其实也是豁达的人,便对儿媳妇:“既然李太医也住这里,打搅人家也不过一个来月,我们就住这里等你丈夫来再搬吧?”
  海妻:“但听婆母的。”
  北京都察院大堂
  画外音:“五十岁的儿子,在海母的记忆中,从来就没有对母亲说过一句谎话。可这一次儿子对母亲的承诺将成为永远不能相见的等待。转眼到了嘉靖四十五年的五月初五,朝廷的清流理学之臣已经聚集在都察院大堂,奉命在这一天驳斥海瑞在奏疏里攻击皇上的言辞,然后论罪。”
  都察院大堂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摆设过。没有大案,没有椅子,两侧只在地上摆满了一排排的坐垫,就连北墙平时摆大案的地方也只在地上摆了四个坐垫。
  五月卯时初的北京天空已见亮光。徐阶领着李春芳、高拱、赵贞吉率先进了大堂,在北墙上首的四个坐垫上坐下了。
  都察院的御史、通政使司的给事中、翰林院国子监的文学之臣排成两行鱼贯步人大堂,分别在大堂两侧的坐垫上找到了自己的位子,都坐了下来。
  左侧第一排的第一位就是那个曾经率领群臣上疏遭受过毒打的国于监司业李清源。左侧第一排的末座上竟是昨夜赶到京师满脸风尘的王用汲。
  陈洪带着一群太监也来了,却没有进人大堂,而是在大堂门口两个太监摆下的一把椅子上坐了下来。
  镇抚司诏狱
  狱中不知日夜,只有通道石墙上的灯在泛着黄光。大牢通道墙上油灯弱弱的光反照进海瑞的那间牢房,隐约可见四面石墙半地稻草,依稀可见镣铐锁着的海瑞的身影箕坐在那里。
  海瑞在前一天便被告知,今日辰时要去都察院大堂接受驳审,这时已然早起,闭目在这里等候押解。
  长期在黑暗中的人对光的反应都十分敏感,海瑞这时虽闭着眼却很快感觉到有一片光亮渐渐强了起来,接着听到好几个人的轻步声向这边走来。
  “就是这里。”海瑞听到牢门口锦衣卫狱卒在悄声说话。
  “怎么床和桌子凳子都没有?”另一个声音一听就知道是太监。
  海瑞依然闭着眼。
  “先搬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来,我走后再安张床。”又是那太监的声音,“开门吧。”接着便是牢门打开的声音,一个脚步声进来了。
  海瑞依然没有睁眼,但已能感觉到那个人站在自己面前。很快,便听见有人搬着桌子和凳子进来的声音。
  他面前那个太监的声音:“放在这里,你们都到外面看着。”
  有两个人答道:“是。”那两个人的脚步声出了牢门渐渐远了。
  “我姓石,是新任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有话问海主事。”那人就是司礼监排在黄锦后面的那个石姓秉笔太监,现在升了首席,说这句话时,声音十分公事。
  海瑞这才睁开了眼,搬进来的桌子上灯笼光十分明亮,他看见了面前一件鲜红的袍子和一双乌黑的靴子,慢慢抬起头,才看见了那是一张中年太监的脸。
  石姓秉笔太监也紧紧地望着海瑞:“我是奉旨来问话的。皇上说了,你可以坐着回话,也可以站起来回话,要不要我帮你站起?”
  “公公请坐就是。皇上既有特旨,我就坐在地上回话吧。”海瑞依然箕坐在地上。
  石姓秉笔太监只望了一眼方桌边那把圈椅,却没有去坐,依然站在原地,望着海瑞:“你是个清官。”
  海瑞不禁又望向了他。
  石姓秉笔太监:“这是皇上的原话。”
  再心静似水,海瑞此时心中也不禁涌过一丝感动。
  石姓秉笔太监:“皇上说,你想做比干,他却不是纣王。”
  海瑞想了想,回话了:“大明朝不是商朝,没有比干,也没有纣王。”
  石姓秉笔太监:“你这句话回得好,我会如实回旨。我来有两番意思要告诉你。
  第一番意思是皇上的意思,你听清楚了。“
  海瑞:“请说。”
  石姓秉笔太监:“现在已是卯时,还有一个时辰你就要在都察院大堂受审。审你的是都察院通政使司、翰林院国子监那些御史翰林和给事中。你的奏疏也都早发给他们了,他们要将你说的那些不通的话一句句驳了。皇上叫我问你,面对他们的驳斥,你有没有话回?”
  海瑞:“该回的便回。”
  “哪些该回,哪些不该回!”那石姓秉笔太监突然生气了,忍不住在地面上跺了一脚,接着在他面前来回疾走起来。
  海瑞乜了他一眼,见他一副又气又急的样子,便不回话了,又闭上了眼睛。
  “要找死,通惠河跳下去就是。买根麻绳也不过两文钱。”那石姓秉笔太监依然来回地在他面前走着,“偏要搅得天下不安!海主事,什么‘文死谏,武死战’那都是狗屁。读书读到狗肚子里去的人才信那一套。自己找死还要牵连多少人你知不知道?”
  海瑞依然闭着眼不答。
  石姓秉笔太监站住了:“我今天来是来救你的。一句话,待会儿到都察院大堂只要你在那些人面前认个错,皇上便会放了你,也不会因你再牵连其他人。你听明白了没有?”
  海瑞睁开了眼:“我想听石公公的第二番意思。”
  石姓秉笔太监望着他,脸色慢慢又缓和了,回头看了一眼牢门外,在他面前蹲下了,压低了声音:“你上的这道疏已经牵涉到了我大明朝的根本,我这句话你听不听得懂,”
  海瑞:“请说下去。”
  石姓秉笔太监:“大了我不说。就说宫里,还有镇抚司就好些人受了你的连累。
  吕芳吕公公人都去了南京,有人都借你这个事想把他杀了。黄公公阿弥陀佛一个人,帮你说了几句话,现在关在提刑司每天受折磨。对你一直不错的那个齐大柱和朱七也都被抓起了。还有你的那个好朋友王用汲昨天也急调回京了,今日你要不认错,那些人一个个都得死,这些你知不知道?不管自己家人的死恬,总不能也不管别人的死活吧?你难道就不想救救他们?“
  海瑞:“我怎么救他们?”
  石姓秉笔太监:“就是我刚才那句话,待会儿只要你认一句错,所有的人都救了。”
  海瑞脸上浮出了沉痛的神情,却依然不语。
  石姓秉笔太监也不说话了,只是静静地盯着他,等着,等他松口。
  “我没有想牵连别人。”海瑞终于开口了。
  “那就好!”那石姓秉笔太监紧接着赞了一句,“怎么认错皇上都替你想好了,也不要你太难为自己,就说自已读圣人的书没有读通,把孔圣人、盂圣人和黄老给弄混了,才说了那些疯话,然后自己请罪。你请了罪,皇上就不会给你降罪,还会破例将你调到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