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眷红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眷眷红尘-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金榜题名

这是个燥热的夏季,阳光明晃晃地照眼,空气中回荡着知了无休无止的鸣叫。今天一早却难得地下了一场小雨,雨水荡涤了空气,还送来一阵阵凉意,人的心似乎也不再沉闷了,快到晌午的时候,我骑着高头大马,穿着绣纹的红色状元服,从皇城缓缓驰出。身后是今年的三甲进士,浩浩荡荡,驶上长街。

路人的议论声隐约传入我的耳朵。

“好年轻的公子。”

“没想到今年的状元这么年轻。”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听着人群中发出的议论声,我不禁春风满面,微笑着放缓马缰,让骏马缓缓而行。转过拐角,一个熟悉的人影吸引了我的视线,淡青色长衫,手执折扇,微微蹙起的眉,苏堂,他竟然到了京城么。

他也在看着我,脸上神情冷漠。

“不知所谓。”我不自觉地耸了耸肩,忽然发觉这个习惯动作,已经对他做过好几次了。

苏堂紧绷着的脸略略松动了一下,很快又绷紧,象是强忍着笑。

***

黄昏之时,我和一干新科进士在太监的带领下,从崇光门步行走进皇宫。

亭台楼阁,水榭红墙,十里皇宫,极尽奢华。这皇上所居的宫院竟比太子的东宫要壮丽华美得多。

心里暗暗感慨着,前面已进了崇光殿的大门。听太监尖利的嗓子喊了一声:“见礼。”忙和众人一起跪下,口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赐坐。”一个苍老中带着威严的声音响起。

我缓缓抬头,只见玉阶尽头的龙椅上坐着白发苍苍的皇上,比那日殿试距离近了许多,看得十分真切,枯瘦的面庞,慈祥的笑容,眉宇间神态平和,不象九五之尊,倒象一位令人尊敬的长者。

皇上左边坐的女子就是当今许皇后,年纪不过五十来岁,生得雪白丰腴,风姿妖娆,唇角含笑,一双凤目隐隐透着光芒。

右边是病势渐愈的皇太子,一身明黄色的锦袍,温文儒雅,气度雍容。此时正探着头,在人群中寻觅,寻着我,温和地笑了笑,笑容无比亲切。我笑着回礼。

皇太子点点头,又朝我看了一眼,扭头向皇上低声说了几句什么,皇上微笑抬手,一个太监上前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新科状元张好古为皇太子治病有功,赏金千缢,封为淮阳候。钦此。”

知道会封候,却没想到这么快。我一愣,急忙跪下谢恩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上在龙椅上远远地笑了笑,轻轻抬手,命我起来。

回到士子中坐下,学着皇上的样,举起手中玉樽,清凉的酒液,如琼浆一般,轻轻啜一口,满嘴留香,咽到腹中,便如火灼一般烫,皇上举了三次杯,我便跟着喝了三次,紧接着皇后和皇太子也举起手中玉杯,无奈,|Qī|shu|ωang|又喝了六杯,这酒与从前喝过的酒却不一样,几杯下肚,又喝得急了些,竟已有了几分醉意。

这时,忽传来一阵丝竹之声,一群俏丽的舞姬姗姗走上大殿,在席前翩翩起舞,舞姿曼妙,体态动人。我放下手中玉杯,任由身后宫女轻轻满上,睁开微醉的眼,看这灯红酒绿的世界,竟是说不出的萎靡颓废。

一个暗哑的声音传到耳朵里:“状元公这次能够金榜题名,一定是托九王之力吧。”

扭过头一看,却是木寅那张青青白白的脸,浮肿的眼泡,这个面色青白,被考生骂作酒色之徒的家伙,居然中了榜眼,真是苍天无眼,看到他,心里登时升起一团厌恶,急忙侧身避开一些,轻笑着道:“哪里,在下还未来得及到九王府拜访。也不知王府的大门向东还是向西开啊。”

木寅露出一个了然于胸的笑容:“状元公,明人不说暗话,这次你能够位列榜首,便是九王一力举荐,引水思源,人不可忘本啊。”

我摆出一付讶然之态:“竟有这等事,多谢木年兄的提醒,若真有此事,在下确实应该到九王府拜访一番。”

木寅满意地笑了笑,低声道:“状元公果然是明理之人。来,这杯酒我敬你。”

“多谢。”我淡淡道,举起酒杯,装模作样地碰了一下,急忙收回来,一饮而尽。木寅放下酒杯,不再言语,抬起头,一心看舞女的表演。这时,坐在我另一侧的雷子其凑过来低声道:“张年兄,你可备好了礼物?”这次殿试,雷子其被取了探花。

“什么礼物?”我轻声问道,心中有些疑惑。

雷子其重重叹了口气,轻声道:“新科士子向九王爷或是木相爷送礼,谋求一个好职位,是这十年来,朝中的惯例,若不送礼,轻的只是将你贬到偏远寒苦之地,做一个小小的七品官,重的甚至将你闲置不用,几年都没有官职在身。”

“原来如此。”我轻蹙眉,心里忽然说不出来的气闷,只觉大殿中的空气都变得混浊压抑,令人窒息。抬起头,远远地看了年迈的皇上一眼,暗暗迷惑着,对这一切,他怎会不明了,为何还要一味的纵容。

酒依旧香醇,菜依然可口,却喝不下,也吃不下了,正感慨着,一个低低的声音忽然传到耳边:“张候爷,太子殿下有请。”

我心中一惊,看那座上的太子,不知何时已经走了,再回头看传话之人,却是贾恢。平静的面容,谦恭的语气。

急忙立起身,随着他,悄悄出了崇光殿的侧门,穿过回廊,进了东宫。在荷花池畔立住脚,池上修着一座小巧的三角亭,红木栏杆边立着一个儒雅的身影,不复是那件耀眼的明黄长袍,却换了一身淡黄色的便服,正低头看着碧波荡漾的池水,清风袭人,花香扑鼻,隐约间,象是听到一声叹息,带着几分忧思,几分沉重。

不禁有些讶然,正想着上去见礼,他却回过头来,向我笑道:“你来了。”温和的声音,暖暖的笑容,哪里象高高在上的太子爷。感慨着,急忙施礼道:“给太子殿下请安。”

“不必多礼,来,我泡了一壶茶,不如边喝边谈吧。”太子远远向我招了招手。

谢了一声,快步走上去,接过太子递过来的茶杯,浅浅啜了一口,味极苦涩,如黄连一般,强忍着咽了下去,赞美的话却说不出来了,悄悄抬头看太子,他也在看我,唇上挂着笑:“是不是很苦?”

“确实有些苦。”我轻声答道,“不过,苦涩的滋味往往让人难忘。太子殿下这杯茶,下官这辈子都无法忘怀了。”

“说得好。”太子忍不住展眉微笑,语气中透出几分喜悦:“你对茶的感悟确实与众不同。来,坐。”

“谢殿下。”我移步坐在他身边。太子亲自端起我的茶杯,倾去里面的茶水,另执一个茶壶,倒满了茶,递给我笑道:“再尝尝这一杯。”

我接过茶,略略品了品,不禁笑道:“好茶,香浓甜郁,是茶中上品。”

太子点头微笑:“这是庐州进贡的云雾茶,我的身体不宜多饮酒,所以平素待客,都是以茶待之。”

“茶比酒好,其实下官平日也爱饮茶。”我举起手中茶,又尝了一口,开口问道:“不知殿下招下官来,有何吩咐?”

“有一个人想见你。”太子微笑说道。

我一惊,问道:“是什么人?”

“是我。”铁桢微笑着步上小亭,他身后是两个提灯的宫人。

我看到他,惊得说不出话来。

“父亲。”铁桢先向太子深深一拜,语带关切:“天色已晚,亭上风大,父亲还是早些回去歇息吧。”

“也好。”太子微笑点头,起身随同宫人离去。

“父亲慢走。”

“送太子殿下。”

铁桢目送太子背影远去,转向我道:“三弟,久违了。”

没想到他竟是当今皇太孙殿下。该死的少华,这么快就把我的身份泄底了,恨死他了。我呆立片刻,急忙拜道:“给殿下请安。”话音未落,被他急急伸手扶住:“自家兄弟,何必多礼。还是唤我大哥吧。”

我只得道:“大哥。”

“坐下。”铁桢按着我坐在椅上,亲自给我倒了一杯茶,笑道:“我向你隐瞒身份,也是迫不得已,你不会怪我吧。”

“小弟怎敢怪责大哥。”我掩饰地笑了笑,其实我也一直向他隐瞒身份,说来谁也怪不了谁。

“听少华说,你进京赴考,只为建功立业,青史留名。”铁桢颇有深意地看着我,唇角含笑,掩饰着心中的失落。细心如他,早已发现少年腰上那半块彩凤玉佩已经不见了,换上了一块洁白的玉石,闪着波纹。这是为何呢?

“是啊,不光如此,还为了我的叔叔。”我轻声叹道,若有大哥相助,应该要好得多吧。想到这里,不禁暗自庆幸。

“哦。”铁桢有些讶异:“你的叔叔是何人?”

“是江宁县百姓孟仕元,开了一家济世医馆,一向清白守矩,却被江宁县尹捉拿入狱,诬以谋反罪名,秋后就要问斩。而这一切,都是拜九王海山所赐。”我眼中泪光荧荧。

铁桢脸上闪过一丝奇怪的表情,默然不语,看不出心中所想。

我眼中含泪,起身拜道:“小弟自幼父母双亡,若非叔叔一家接济,早已饿死街头,于情于理,小弟都绝不能坐视不理,若得大哥相助,下辈子衔草结环以报。”

铁桢伸手扶我道:“三弟何须行此大礼,这个忙,大哥自然会帮你。只是如今朝中政局复杂,我若出面干预,只恐引起海山的疑心,反倒对他们不利,不如这样,我央父亲举荐你为刑部尚书之职,你意下如何?”

“多谢大哥。”我大喜道。

铁桢拉我坐下,轻声叮嘱:“你这次的状元之位就是海山举荐,看来他对你也颇为赏识,只是此人最是薄情寡义,对门下诸人,能用则用,不能用则除之,你要小心行事。”

“谢大哥提点,我会小心的。今晚,我就去九王府拜访海山。”我笑道。想到又要见这个男人,心里就很不舒服。却也无可奈何,爹娘的案子,他是个关键,只有打通了他的关节,才有望昭雪冤情。

“也好,不如让我为你筹备一份厚礼。”铁桢笑道。

我眼珠一转,笑道:“不用了,小弟自有办法。”

铁桢看了看我,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