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远必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虽远必诛-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次羌乱中汉军的表现,可以看出元帝时代,汉帝国的军事实力已经远不及宣帝时代。冯奉世平羌与陈汤万里远征,只不过是前朝武功之余波。

第八章 分崩离析

【一、由衰而亡:西汉的覆灭】

从高帝刘邦到宣帝刘询的一百五十年间,汉帝国的文治昌明,武功赫赫。转折点是从元帝开始,这位笃信儒学的君王,却无法开拓出圣王的功业,有赖前朝遗留的陈汤、冯奉世等将领,勉强支撑着超级强国的声威。

元帝死后,外戚集团的崛起,争权夺利,最终葬送了西汉王朝。

成帝刘骜的母亲,是元帝的皇后王政君。成帝即位后(前33年),立即拜舅父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外戚王氏家族开始掌握国家大权,汉朝是一个尚武的时代,所以作为最高军事长官的大司马、大将军地位在三公之上。

我们来看看王氏一族在成帝时代的飞黄腾达的历程。

王凤有七个弟弟,除了二弟王曼早死之后,其余六人全部被封为列侯。

建始元年(前32年)正月,成帝的舅父王崇被封“安成侯”。

河平二年(前27年)六月,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五人又在同一天受封为列侯,被称为“一日五侯”,这些人仅凭外戚身份轻而易举获得封侯,这打破了高帝刘邦立下的“非有功者不侯”的规矩。

阳朔三年(前22年),王凤去世,王氏家族中的王音出任大司马车骑将军。

永始元年(前16年),王凤早已去世的二弟王曼的儿子王莽被封为新都侯。

永始二年(前15年),王商接替王音出任大司马卫将军。

元延元年(前12年),王商死,其弟王根接任大司马、骠骑将军。

绥和元年(前8年),王根的侄子王莽接任大司马。

总计在汉成帝在位在二十六年间,王氏外戚有十人被封为侯爵,五位担任过大司马一职,王氏家族一时间权倾朝野,炙手可热。朝廷的重要职位,几乎被王氏家族子弟所包揽,州郡的长官,多由王氏家族所推荐的人担任。

王氏家族富贵遮天,权震天下。那么成帝刘骜在干什么呢?

原来皇帝沉醉于温柔乡中,纵情声色,不可自拔。是谁有这么大的魅力让一位“履至尊而制六合”的皇帝为之神魂颠倒呢?正是历史中的大美人赵飞燕。

赵飞燕是一名舞女,有一回成帝刘骜偷偷跑出皇宫,在阳阿公主家,见到舞娘赵飞燕,马上被她婀娜舞姿与天生丽质所吸引,带回宫中,极度宠爱。一个赵飞燕就足以征服帝王之心,赵飞燕还把妹妹赵合德引荐入宫,这个妹妹比姐姐更加美艳动人,她刚进到宫中,竟然引起已经看惯美女的宫人的啧啧称赞。

有了赵飞燕与赵合德两位美女姐妹的伺待,成帝刘骜乐得终日沉醉风情之中,不知今夕何夕了。

元帝一朝,在政治上无所作为,幸好外患相对较少,然而权力旁落到外戚之手,为汉帝国的覆灭埋下伏笔。

刘骜当了二十六年的皇帝后,一命呜呼了。接下来坐皇帝宝座的是哀帝刘欣。

每当王朝衰败时,一代不如一代。

一朝天子一朝臣,刘欣上台后,便着力打击王氏家族的势力。大司马王莽被迫辞职,前任大司马王根遭弹劾被逐出京城,前任大司马王商的儿子王况被撤销侯爵,贬为庶民,王商所举荐的官员,全部被免职。

但是刘欣的朝政仍然一片混乱,竟然在三年内换了四个大司马、四个丞相,更为荒唐的是,哀帝刘欣竟然让没有任何本事、只是凭男色取宠的董贤担任大司马的重职。

哀帝刘欣这个人在历史上最为被津津乐道的事,莫过于他对董贤的同性恋了,他对董贤的宠幸,绝不亚于成帝刘骜对赵飞燕、赵合德姐妹的宠幸。有一回,刘欣与董贤睡午觉,刘欣先醒了起来,想要爬起来,要起身时,发现长袖被董贤压着了,刘欣不忍心将熟睡中的董贤弄醒,怎么办呢?他拔出宝剑,把长袖割断,然后悄悄地离开。

元寿五年(前2年),刘欣下诏,任命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领尚书事,董贤这一年只有二十二岁,除了是个美男子外,没有任何本领。由是可见刘欣把国家大事当儿戏看待了,这种君王的出现,只有一个目的:加速王朝的覆灭!

董贤担任大司马的第二年,他的靠山哀帝刘欣就死了,在位仅仅六年。刘欣一死,董贤心知难逃一劫,也自杀身亡,到阴曹地府追随刘欣去了。

哀帝刘欣之死,给王氏家族予东山再起的机会。

王莽凭借他多年积累下来的巨大声望,再度崛起,出任大司马之职。

王莽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的人物之一。

成帝的母亲、太后王政君有八个兄弟,排行第二的王曼死得最早,留个一个腹遗子王莽。在成帝一朝,王氏家族势力鼎盛,呼风唤雨,然而在众多的王氏子弟中,王莽是一个另类,他没有沾染上豪华奢侈之风。他发奋读书,生活俭仆,为人谦逊,伺待孀母与寡嫂,无微不至,抚养兄长的孤子,对待权力薰天的各位叔父,进退有礼。他简直是一个完美君子的化身,这不由得引起太后王政君与大将军王凤的刮目相看,确是王门中出类拔萃的英才。

王莽家中简朴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连他的夫人都穿得象一个佣人,这与其他王氏家族成员形成鲜明的对比。更有甚者,在王莽被迫辞去大司马之职后,退居封邑,他的儿子王获杀死一个家奴,王莽勃然大怒,勒令儿子自杀。

王莽的所作所为,引起朝野人士的一片称赞,他的声誉自然水涨船高,所以他再度出任大司马的重职,可谓是众望所归。

由于哀帝刘欣没有子嗣,年仅九岁的中山王刘箕子被选立为皇帝,史称汉平帝。平帝年幼,便由王莽秉政,自此,王莽成为帝国实际的主宰。

王莽开始了他的造神运动。

平帝元始元年(1年),王莽指使益州郡,以南方远国越裳氏的名义献黑、白雉,然后群臣便以此为瑞符大做文章,颂扬王莽的功德,于是王莽进封为“安汉公”。

元始二年(2年),国内许多地方出现了旱灾及蝗灾,王莽捐款百万,并献田三十顷,一时又博得美名。

元始三年(3年),王莽的女儿被册为皇后,同时王莽大肆诛杀异己。

元始四年(4年),一批溜须拍马之辈上书,称王莽的功德已经超过古代的伊尹、周公。伊尹曾为“阿衡”,周公曾为“太宰”,所以各取一字,拜王莽为“宰衡”。

元始五年(5年),王莽毒死平帝。同时造神运动越演越烈,此年,武功现白石,石上用丹书写着:“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王莽大权在握,其政治野心昭然若揭。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写过一首诗:“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诗把王莽认为是一个善于伪装的小人,似乎他前半生的道德修养,都只是一出精心设计、随到随演的好戏,这未免将历史人物简单化了。

依笔者所见,王莽的本质乃是一个狂热的宗教徒,前半生,他以儒家的理想把自己塑造为一个正人君子的完美形象,这乃是他宗教般狂热的追求,这是强烈信仰下产生的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使他充满克己复礼的热情,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又使他锲而不舍地朝着权力中枢迈进。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不仅要做一个儒家理想中的君子,而且他强烈的使命感驱动着他去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一个儒家天堂式的国家。从某种程度上,他有点类似象加尔文、穆罕默德这样的宗教领袖,充满天启的自信,坚信自己来到人世,必定是出于某种天命,苍天无语,却默示他去完成伟大的事业,所以他坚强、执着、冷静、充满斗志。

他要在大地上建立人间天堂,为了这个目的,他不择手段,因为在他看来,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只有从狂热宗教徒这个角度,才可以解释王莽一生种种怪异乖张的行为,从扑朔迷离的现象中,清晰地看清一个复杂人物的本质。

平帝死了。新皇帝还没有立,但是精明的文武百官早已经嗅出帝国天空异样的气息:这个天下已经不是姓刘了,而是姓王了。

于是文武百官争先联名上书太皇太后王政君,请求让王莽摄政,称“假皇帝”(代理皇帝)。虽然是“假皇帝”,但一切如天子之制,只差一个名了。此时王莽俨然是一个神化的人物,造神运动与个人崇拜,再加上政治上大肆诛除异己,太皇太后王政君此时便是想制约王莽,也是有心无力了。

从“假皇帝”到“真皇帝”,只有一步之遥了,但王莽还愿意再等,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他有耐心再多等几年。

于是一个傀儡被扶上“真皇帝”的宝座,王莽挑了宣帝刘询的玄孙刘婴为皇帝,把刘婴称为“傀儡”还不太合适,因为此时的刘婴只有两岁,连摆样子的机会也谈不上了。

这一年,没有了刘氏皇帝的年号,史书称为王莽“居摄元年”。

反应迟钝的刘氏宗族也发觉大势不妙。但是这个发现为时晚矣,王莽现在可不是一只可以随便踩死的蚂蚁,而是一头巨象,掌控着庞大的国家战争机器。

在摄政的三年内,王莽逐一击破反叛的势力。

三年的假皇帝,把毒蛇引出洞外,一一斩杀,还没来得及出洞的,王莽并不惧怕,没出洞的蛇没有毒牙。王莽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了,但是还差点什么呢?

还差了一根导火索。

当然,这根导火索不必王莽亲自去点燃,天下之大,还怕没有智慧的人吗?

王莽篡位之心,路人皆知了。

有个路人把这个当作一次天赐的良机,他要赌上一把。这个人叫哀章,他制了一具铜柜,铜柜中置两卷天书,一为“天帝行玺金匮图”,一为“赤帝玺邦传予黄帝金策书”,书中直言王莽是真命天子。哀章扛着这个泡制天书的铜柜到了高庙。

得来全不费功夫!假戏还得真作。

王莽亲自前往高庙,毕恭毕敬地接受了这份上天的启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