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后汉书- 第4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二九三九页九行虚闾权渠单于*'子'*也据汲本﹑殿本补。
  二九三九页一一行以单于相传乃十八代也按:李慈铭谓“相传”上当脱“兄弟”二字。
  二九四0页四行赂遗金币汲本“币”作“帛”。按:通志亦作“帛”。
  二九四0页一0行杀略钞掠甚觽按:校补谓掠即略,不当杀略钞掠并言,通志无“钞掠”二字可证,二字当衍。
  二九四一页九行以次当*'为'*左贤王据校补引钱大昭说补。按:通志有“为”字。
  二九四二页七行时比弟渐将王在单于帐下殿本改“渐”作“斩”。按:通鉴胡注谓“渐”当作“斩”,传写误加水旁耳。校补谓匈奴言语文字不与华同,其王号非译不晓,渐将亦未尝无义。观晋书作“左渐尚王”﹑“右渐尚王”,将尚一音之转,安知“斩”不正当作“渐”耶?
  二九四四页一行令中郎将置安集掾*(吏)**'史'*据汲本﹑殿本改。
  二九四四页二行单于岁尽辄遣奉奏按:刊误谓案文少一“使”字。
  二九四四页一四行且渠按:集解引惠栋说,谓史记作“且居”。
  二九四五页九行及悉复缘边八郡按:张森楷校勘记谓“及”字于此义无所施,盖当为“又”。
  二九四七页八行愿复裁*'赐'*据汲本﹑殿本补。
  二九四七页九行遣驿以闻按:殿本“驿”作“译”。
  二九四七页一三行矢十二曰发见汉书音义按:汲本﹑殿本作“发四矢曰发,见仪礼也”。
  二九四八页四行中郎将段郴按:“郴”原斗“彬”,径据汲本﹑殿本改正。
  二九四九页一行胡邪尸逐侯鞮单于长按:“胡”原作“湖”,径据汲本﹑殿本改。
  二九四九页五行中郎将吴棠按:校补谓袁纪“棠”作“常”。
  二九四九页一0行随太仆祭肜按:“肜”原作“彤”,径据汲本﹑殿本改。
  二九四九页一一行皋林温禺犊王按:丁谦南匈奴传地理考证谓“温禺犊王”前书作“温偶駼王”,上加“皋林”字者,似分数部也,故下有右温禺犊王。
  二九四九页一二行北匈奴入云中遂至渔阳太守廉范击却之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范为云中太守,“太守”上当有“云中”二字。
  二九四九页一四行征西*(大)*将军耿秉刊误谓案秉传不为大将军,此多一“大”字。今据删。
  二九五0页四行诏书听云遣驿使迎呼慰纳之按:刊误谓“驿”当作“译”。
  二九五0页五行大且渠伊莫訾王按:“大”原斗“夫”,径改正。
  二九五一页五行薁鞮日逐王按:汲本﹑殿本“鞮”作“鞬”。
  二九五一页六行又闻取降者岁数千人按:王先谦谓语气不了,疑夺文。
  二九五一页九行荼苦也殿本“荼”作“涂”,集解本从之,然涂不训苦。张森楷校勘记谓疑本作“涂炭言苦也”,“涂”下脱“炭言”二字。按:张说亦言之成理。此殆后人以涂不训苦,遂改“涂”为“荼”耳。又按:注与正文不相应。
  校补谓此传之注复沓纰缪,至于不可究诘,疑章怀本皆无注,而妄人附益之,且又不出一手也。
  二九五一页一三行取其匈奴皮而还按:刊误谓匈奴一种,安能尽取其皮,明多“匈奴”二字,或云取其匤皮。
  二九五一页一四行屈兰储卑胡都须等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章帝纪“屈”作“屋”。
  二九五二页五行依安侯河西按:校补引钱大昭说,谓鲁恭传作“史侯河西”,安侯史侯未知孰是。
  二九五二页一0行臱无报暛之*(义)**'地'*据殿本改。按:钱大昭谓闽本作“地”。校补谓通志亦作“地”。
  二九五三页三行威镇*(西)**'四'*夷据殿本改。
  二九五三页四行秉因自陈*'受'*恩据汲本﹑殿本补。
  二九五三页九行首虏二十余万人按:刊误谓案文多一“人”字。
  二九五三页一二行匈奴河刊误谓“奴”字衍。按:匈奴河或省称匈河耳,“奴”字非衍,参阅窦融传校记。
  二九五三页一三行夜围北单于*'单于'*大惊据刊误补。
  二九五三页一四行获阏氏按:校补谓据和纪,此阏氏,单于母也。纪亦言“获”,而耿秉传独言“斩”。
  二九五四页一行故*(从)*事中郎将置从事二人刊误谓案文多一“从”字,言故事如此。今据删。
  二九五四页四行右校尉耿夔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右”当作“左”。
  二九五四页六行赐玉□四具羽盖一驷按:刊误谓当云“玉具□四”,又衍一“驷”字。
  二九五四页一二行而不附安国*'安国'*由是疾师子据通志补。
  二九五七页一五行副中郎*'将'*庞雄据刊误补。
  二九五八页五行安帝即位之二年也按:安帝于殇帝延平元年即位,至永初三年,即位已四年矣,“二”乃“四”之斗。
  二九五八页一一行安帝永初*(六)**'八'*年据集解引洪亮吉说改。
  二九五八页一五行诸降胡余万人按:汲本﹑殿本“余万人”作“万余人”。
  二九五八页一五行部觽分散按:“散”原斗“明”,径改正。
  二九五九页一行温禺犊王呼尤徽按:校补谓通志“徽”作“征”,下并同。
  二九五九页六行弟拔立集解引惠栋说,谓凡单于立皆载号谥。下云“乌稽侯尸逐鞮单于”,乃拔号谥也。“弟拔立”已下当接此文,今错出“耿夔复免”以下十五字,未知所属,当有脱误。按:校补谓案通志“耿夔复免”以下十五字在“乌稽侯尸鞮单于拔延光三年立”下,“耿夔”上并有“是岁”二字,知今本皆涉上“立”字误倒,又脱二字也。
  二九五九页六行以太原太守法度代为将军按:刊误谓一传中处处皆云“度辽将军”,惟三处没“度辽”字,以后又复举之,明此三处脱漏也。
  二九五九页七行新降一部大人阿族等遂反畔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安帝纪云南匈奴左日逐王叛。
  二九六0页九行句龙王按:顺帝纪作“句龙大人”。钱大昕谓王与大人皆匈奴尊称,译语小异。
  二九六一页五行中国之所长*(也)*据殿本删。按:校补谓钱校本据闽本亦无“也”字,通志同。
  二九六一页九行此则陈龟之由也按:据张元济校勘记“由”原作“同”,然今商务影印本亦作“由”,殆依殿本描改。又按:“同”字当误。“之由”上疑脱“获罪”二字。
  二九六一页一0行犹书云谟谋汲本“谟谋”作“谋谟”。按:校补谓今案尚书,无“谋谟”“谟谋”连文之处,疑皆“谋猷”之误,猷本亦训谋也。注或涉下文“谋谟”而误。又按:注“犹书云”至“古书之重语”应在正文“马续素有谋谟”句下,然各本皆同,故不改。
  二九六一页一三行*'则'*匈奴之兵不能当也据殿本补。
  二九六一页一三行下马地□按:殿本“地”作“步”。
  二九六一页一四行去就相簿汲本﹑殿本“簿”作“薄”。按:薄簿通。
  二九六二页一三行薁鞮或作薁鞬按:沉家本谓顺帝纪作“薁鞬”。
  二九六三页七行即今之□*(用)**'朋'*据刊误改。
  二九六三页一四行延熹元年按:“元”原斗“九”,径改正。
  二九六四页七行夷狄无字按:刊误谓此上当有“一说”二字。
  二九六四页一0行熹平灵帝之元年按:校补引柳从辰说,谓应作“灵帝建宁五年改为熹平元年”。
  二九六四页一一行单于呼征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纪作“呼演”。
  二九六四页一五行单于羌渠按:集解引惠栋说,谓袁纪作“羌深”。
  二九六五页一行休着各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灵帝纪作“休屠各”。屠音储,而着亦音直虑切,译语有重轻,其实一也。乌桓鲜卑传俱云“休着屠各”,此必读范史者音着为屠,后遂搀入正文耳。
  二九六五页一三行又徙迁许按:张森楷校勘记谓“徙”当作“从”。
  二九六七页四行究掩其窟穴按:校补谓究掩二字各一义,不能连文,疑衍一字。
  二九六七页六行归*(河)*西*'河'*于内地集解引陈景云说,谓“河西”当作“西河”,时南单于屯西河美稷县也,正与上句“南虏”相对。今据改。
  二九六八页六行虏庭分争谓五单于*'争'*国据校补补。
  二九六八页九行赞谒*(者)*称臣而不名据刊误删。
  二九六八页一0行及诸蛮夷君长*'王'*侯数万人据汲本﹑殿本补。
  二九六八页一二行匈奴既降按:“既”原斗“即”,径改正。
  二九六八页一三行三世称*'藩'*据前书赞补。
  二九六八页一四行是时边城晏闭汲本“闭”作“闲”。按:校补谓晏闲即安闲,以后文“塞地晏然”证之,说亦可通。
  二九六九页二行世祖二年令中郎将韩统报命按:沉家本谓韩统报命乃六年事,云“二年”,误。
  二九六九页一二行北虏*(乌孙)*遂奔*'乌孙'*据校补改。
  二九六九页一七行即勒燕然汲本﹑殿本“即”作“绩”。按:疑原作“既勒燕然”,“既”与“即”形近而斗,下文注有“既勒燕然之后”云云,可证也。
  二九七0页六行即宜銟成南部按:汲本“銟”作“权”,殿本作“构”。
  二九七0页九行滋生孽隦按:“隦”原作“栽”,径据汲本﹑殿本改。
  二九七0页一0行共秃翁何为首鼠两端汲本﹑殿本“共”作“老”。今按:前书云“与长孺共一秃翁,何为首鼠两端”,史记则作“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此注“共”下脱一“一”字,而“共”作“老”,或后人依史记改也。
  二九七0页一0行秃翁即乃翁也殿本﹑集解本“乃翁”作“天翁”。按: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三,略谓刘赣父东汉刊误谓列传第七十九注最浅陋,章怀注书,分与诸臣,疑其将终篇,故特草草耳。今观注引前书,谓秃翁即天翁,其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